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美丽《诗经》鲍鹏山《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有关《诗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美丽《诗经》鲍鹏山《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有关《诗经》...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美丽《诗经》鲍鹏山《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有关《诗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美丽《诗经》

鲍鹏山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4.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下列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班固和何休提出了诗经起源的“采诗说”,但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

B.关于《诗经》,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据。

C.我们想要驳斥班固和何休的观点,但是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说法。

D.虽然学术界对《诗经》各抒己见,但这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5.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的美感比不上《陈风·月出》的美感。

C.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D.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喜爱。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是“献诗”说,但这种说法只有《国语》中的一个孤*。

B.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得过且过是因为这种疑问不影响我们喜爱《诗经》。

C.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曾提出过理据充分的质疑,但学术界少有反响。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回答】

4.D

5.C

6.B

【解析】

4.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题干中问的是“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下列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紧扣“依据”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D项肯定了《诗经》的艺术价值,并不能说有关研究《诗经》的学术成果是推测而来,不能作为依据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指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天堂的三个元素”是作者对本诗的评价,不是针对所有诗歌;B作者并没有比较之意,个人喜好而已;D“无关紧要”之说过于绝对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从选项来看,主要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推断的依据应在文中。B项曲解文意,“得过且过”主要针对的是《诗经》的作者,不是所有疑问;原因归结也不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16609q.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