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题。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题。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

问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题。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题。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五年,旱灾求言。东阳条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上之。帝称善。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还,上疏言: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盗贼纵横,青州尤甚。南来人言,*南、浙东流亡载道,户口消耗,*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呰窳[注],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事变之生,恐不可测。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士财力交殚,每遇班*,宁死不赴。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亲王之藩,供亿至二三十万。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国家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者。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臣在山东,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乞取从前内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

帝嘉叹,悉付所司。

是时,帝数召*臣面议政事。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东阳工古文,*中疏草多属之。疏出,天下传诵。    

 (节选自《明史·李东阳传》)

[注]呰窳:zīyǔ,疏懒。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充:担任

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           遄:速疾

C.*南、浙东流亡载道             载:负载

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             容:包庇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民生维艰”和“吏治混乱”的一组是(   )

A.夏麦已枯,秋禾未种             户口消耗,*伍空虚

B.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     差役频烦,科派重叠

C.冗食太重,国用无经             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

D.鬻贩穷民所在骚然               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不断得到升迁。

B.弘治十七年,李东阳给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见所闻的严重灾情,令人触目惊心;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C.李东阳在山东时听说皇上因灾异多次出现,敕令群臣畅所欲言,由此很多被牵涉的内廷官员、亲王贵族都被罢免。

D.为了革除蒙蔽之祸,李东阳请求皇上将以前的各种建议详细地加以整理并择善实施。

1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4分)

                                                                      

(2)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3分)

                                                                      

【回答】

【*】

14.C

15.D

16.C

17.(1)臣如果不是经过那个地方,虽则久处官府,每天审理奏疏,尚且不能够掌握其详细情况,何况陛下高居深宫呢?(2)游手好闲之徒,托名皇亲仆从,常常在水陆要冲和都会之地大开店铺.搜刮商税.

【解析】

14.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C 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句内容 “盗贼纵横,青州尤甚。”可知,载:充满。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A是从间接表明,而不是直接;B分别体现了国库亏空和赋税严重;C前者是说官府冗员繁杂。所以选D。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6.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中,事情关涉内廷、贵戚的表章或事件,动不动被牵制,时间一长,就被搁置或删除。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自非、得、况、托名、市肆、网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住京城。四岁能写直径一尺的字,景帝召见考核他,非常喜欢,抱来放在膝上,赐给果品钱*。后来两次奉召讲解《尚书》大义,符合皇帝心意,奉诏命进京学习。天顺八年,*岁,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授官编修。积功晋升任侍讲学士,充任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朝廷因旱灾征求意见。李东阳摘录《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计几千言,把他呈献给朝廷。皇帝称赞写得好。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他奉命前往祭祀。回来后上书说:

臣奉命急行,恰好遇到大旱。天津一路,夏天的麦苗已枯,秋天的庄稼没有种,拉船的人没有完整的衣裳,扛锄头的面有饥*。盗贼遍地,青州更加厉害。南方来的人说,*南、浙东流亡的人满路都是,户口逐渐减少,*队空虚,仓库没有十天的积蓄,官员们欠缺几年的薪俸。东南地区是财赋出产的地方,一年的饥荒就达到了这个地步;北方地区贫弱,向来没有积蓄,今年秋天再次歉收,怎么经受得起!事变的发生,恐怕不能预料。臣如果不是经过那个地方,虽则久处官府,每天审理奏疏,尚且不能够掌握其详细情况,何况陛下高居深宫呢?

臣在道路上询问,人们都说吃闲饭的人太多,国家费用无常,差役频烦,赋税重叠。京城土木工程频繁兴建,供役*士财物与气力都竭尽了,每次遇到上京城*练,都宁死不去。权势之家豪门大族,田产跨郡接县,还在不停地请求赏赐。亲王的封国,供给达到二三十万。游手好闲之徒,托名皇亲仆从,常常在水陆要冲和都会之地大开店铺,搜刮商税。国家建都于北方,仰仗东南地区供给,商人惊散,大都不是很小的原因。更有织造内官,纵容群小打人,闸河官吏没有不惊骇奔逃的,商贩和穷困的老百姓到处骚动不安,这又是臣亲自看到的。

民间的情况,郡县不能知道;郡县的情况,朝廷不能知道;朝廷的情况,深宫中的皇帝不能知道。开始于容易隐瞒,形成于蒙蔽。容忍隐瞒的祸患开始很小,被蒙蔽之后祸患就很深了。臣在山东,听说陛下因灾异多次出现,敕令群臣畅所欲言,不要隐讳。虽然诏令多次下发,奏章都陈述了,而事情关涉内廷、贵戚的,动不动就被牵制,长年累月,都被遏制罢除。臣实在担心,今天所说,又成为空文。请求选取从前朝廷内外的条奏,详细加以选择采纳,绝对有必要施行。

皇帝赞赏叹息,都交给有关部门。

这时,皇帝几次召集*臣当面商议政事。李东阳与首辅刘健等尽心进献忠言以供皇帝采纳,对于时政的阙失必定尽言极谏。李东阳精于古文,内*中奏章多交托给他草拟。奏疏发出,天下传诵。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2p37y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