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十三行”材料一 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

“十三行”材料一 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

问题详情:

“十三行”材料一 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

十三行

材料一  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当地特产)相贸,得利不赀,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材料二  1759年,清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凡非开洋行之家,概不许寓歇。其买卖货物,必令行商经手方许交易。”清廷还规定,外国商船到广州后,“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纳税)。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逐渐衰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十三行的兴衰。

【回答】

广州十三行是海禁政策的产物。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与*、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但随着五口通商,海禁政策被打破,十三行失去了其*控制下的优势,逐步衰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详解】

本题是一个评述题,可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就十三行所产生的历史背景、起到的作用、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论述。特别是涉及到*近代其衰落的主要原因进行评述。结合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南京条约》的影响进行分析。

知识点:古代*的经济 主要经济政策

题型:综合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673ond.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