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安史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民顽强抵抗。材料二《...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安史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民顽强抵抗。材料二《...

问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安史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民顽强抵抗。材料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史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民顽强抵抗。

材料二 《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材料三 黄巢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

材料四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南宋)王应麟撰、章太炎重订《三字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指哪一事件?“*民顽强抵抗”的效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意义?

(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的?在起义中黄巢提出了哪一口号?

(4)材料四中的“梁灭之,国乃改”指什么?“五代”建立的地区在哪儿?

(5)通过回答上述问题,说明了什么现象?

【回答】

(1)安史之乱。安史叛乱被平定。标志着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2)节度使(或方镇)。藩镇割据局面。*权力衰微,地方节度使权势加大。严重削弱了唐朝国力,给*带来深重的苦难。

(3)875年,黄巢领导发动起义,后攻入洛阳、占领长安,建国号“大齐”。均平。

(4)907年,朱温建后梁,唐亡。中原地区。

(5)唐朝的衰亡。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安史叛*到处烧杀抢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历史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所以,“安史叛*”是指安史之乱。第二问,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遭到*民顽强抵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爆发后,唐*任命郭子仪和李光弼为将,借回纥兵平叛,终于在763年平定了叛乱。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藩臣”指节度使。第二问,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这段材料说明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第三问,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可知,藩镇割据的特点是:*权力衰微,地方节度使权势加大。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唐朝国力,给*带来深重的苦难。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875年,黄巢发动起义,起义*提出“均平”的*口号。公元881年,起义*攻下唐都长安,建立了农民**,国号大齐,也叫齐。后来,起义*被唐王朝*,给唐朝统治以沉重的打击。

(4)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梁灭之,国乃改”是指在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唐朝至此灭亡。朱温原为农民起义*将领,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唐朝至此灭亡。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称为五代。“五代”主要位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的中原地区。

(5)依据上述材料内容: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末农民战争、朱温建立后梁,说明唐朝灭亡的现象。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需熟悉唐朝末年的社会背景,唐玄宗末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它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史之乱后,唐朝*集权大大削弱,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延续了150多年,严重削弱唐朝国力,给*带来深重的苦难。唐朝后期,*困苦不堪,爆发了黄巢起义,沉重打击*的贵族官僚和藩镇势力,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腐朽统治。907年,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称为五代。

知识点:“开元盛世”

题型:综合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67mg1g.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