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现代文阅读“敬”的当代价值①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

现代文阅读“敬”的当代价值①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

问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敬”的当代价值①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

现代文阅读

“敬”的当代价值

①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

②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是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③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活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④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的重要*,也告诫人们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事物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语》中出现的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即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者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⑤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文明的基础上。小农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日趋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与此不同,“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的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外延在扩大,其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5.下列选项中关于“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是人作为有限*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B.“敬”以其发自内心、出于天赋的特*而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核”。

C.“敬”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D.“敬”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

6.下列选项对“仁”、“礼”、“敬”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和“仁”都以“敬”为本,“敬”保障了“礼”和“仁”的发展可能。

B.比起“礼”和“仁”来,“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C.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并从“礼”中发展出了“仁”。

D.“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精神内涵。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因此使“礼”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敬”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事的基本原则。

C.在家庭作用日趋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仁”的局限*越来越大。

D.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的“礼”和“仁”的内涵。

【回答】

5.C

6.B

7.D

【解析】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这样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C项 ,文章第二段说,“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但不能说“‘敬’最早源自……活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B项,“‘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这一说法于文无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从文中“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一句可以看出二者不是因果关系。B项,“殷周以后更多的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和“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是“敬”的内涵发展的两个阶段,前者不是孔子“对于‘敬’的贡献”。C项,“血缘关系愈加淡薄”“局限*越来越大”于文无据。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7wn25m.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