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李德顺①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实体...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李德顺①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实体...

问题详情: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李德顺①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实体...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

李德顺

①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实体*的;一种是价值*的。

②实体*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③价值*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做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④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⑤实体*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⑥所谓机械理解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它希望如同对待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对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来个“二分”:“去”掉烂掉的一半,“取”其好的一半。可问题的关键是,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并不像、也不可能像一个已经成熟了、最终定型了、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命系统。它有自己的机理结构,它在生长变化着。这使“烂苹果”之类的比喻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这烂掉的一部分和所谓好的部分也往往是交错、渗透在一起的,无法分开;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另一部分恐怕也同样已经烂了、或者与之相适应了;如果切除烂的一部分的话,另一部分大约也很难原样保留和维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想像处理烂苹果一样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实际上却总也处理不清楚的原因。不从系统整体和根本上看问题,只想就一个个具体现象分别做处理,是不可能分得清楚、处理得干净的。

⑦按照价值*的理解方式,“精华”和“糟粕”不是指任何对象本身。而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用于传统文化则是:对于历史上产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主要不是去看它们“是什么”,而是重点思考“我们怎样对待”。

⑧ 历史上发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对“存在”的事物,首先要按照其逻辑,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过程。不要把它们看做是一成不变的。对它们的历史意义,也要放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去把握,弄清楚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是必然的或偶然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有益的或有害的,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是精华或糟粕,等等。

⑨然后,要把重点放在我们自己的今天、现实及其发展要求上。对于“过去已有的”东西,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都要以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和选择实施。

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关键与核心,是立足于当代*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只有面对当代和未来的世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时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扬长避短,不断前进,才是真正的(不是口头上的)“弘扬”,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11我们从历史走来,所以绝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我们向未来走去,所以决不应该停留于过去的传统。                                (选自《*日报》  有节删)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6分)

A.作者认为,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告诫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就要好好保持传统的“精华”,坚决摒弃“糟粕”。

B.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求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精华与糟粕,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

D.总观全文,作者对精华和糟粕的再思考,就是告诉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再认识传统文化,既要对自己的历史负责,又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E.作者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再思考,就是说要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而不是口头上的“弘扬”传统文化。

16.对文中的“实体*”、“价值*”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所谓“精华”和“糟粕”的“实体*”是说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存在着“精华”和“糟粕”;“价值*”是说无论“精华”或“糟粕”均有其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

B.所谓“精华”和“糟粕”的“实体*”是说一切拿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是“精华”;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是“糟粕”;“价值*”是说以我们一定的生存发展为标准,把“精华”与“糟粕”一一找出来,让后人好好保持与弘扬。

C.所谓“精华”和“糟粕”的“价值*”是说应以自身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而“实体*” 则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

D.对“实体*”和“价值*” 不同理解体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深入、合理,后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

17.文中第6段,作者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为例意在说明什么?试从写作手法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18.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考,作者提出了哪些看法?(5分)

                                                                                             

                                                                                            

【回答】

15.(6分)参考*:A、E(A、传统的“精华”还是“实体*”的理解,通观全文,作者的观点是“价值*”的理解。E、此表述没有涉及精华与糟粕的内容。B、根据第3段最后一句判断。C、根据第3段、第9段内容判断。D、“以科学的方法再认识”符合作者的“因时而易”的观点。)

16.(3分)参考*:A C(A、第二段、第三段内容可以看出此项是正确的。C、根据第3段、第5段中的信息判断此项是正确。B “实体*”是说“精华”“糟粕”是固有的存在、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此项中强调对我们“有用”“没用”,实际上是“价值*”含义的范畴,“一定的”概念不清,“让后人好好保持”不符合对“价值*”的理解。D、根据第四段信息判断此项颠倒了前后的关系。应为“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后一种理解比较深入和合理” 。)

17.(4分)参考*:作者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为例意在说明“机械理解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2分)文中采用了比喻论*的方法,(1分)形象具体的论述了“实体*”理解的偏差,就像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不能单一的一分为二,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生命系统。(1分)

18.(5分)参考*:①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精华与糟粕,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对传统的东西要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进而选择实施,才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精神。(答对1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dzy6pk.html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