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目。后游①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目。后游①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目。后游①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目。

后游①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①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

20.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1.从全诗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回答】

20.①照应标题。“曾游”和“再渡”表明作者之前游历过此地,照应了标题中的“后游”。②引起下文景物描写。通过介绍“重游”之地,引出对下文“*山”“花柳”“润野”“烟光”“暄沙”“日*”等的描写。

21.①作者通过描写寺桥有情、花柳无私、原野浸润,沙地暄暖等景象,表现了景*的美好,从而表达了自己再度游览时的喜悦之情。②在美好的景*中游览,暂将客愁忘却,表达了作者希望摆脱愁绪(或强作豁达)的情感。③作者流落西南,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作者满腔愁愤,难以排遣,只好寄情山水,表达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解析】

20.

试题分析:题干“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题关键词“首联”“ 作用”。“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曾游”和“再渡”表明作者之前游历过此地,照应了标题中的“后游”。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景,是诗歌表达感情的重要凭依,理解诗歌中的景对我们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景?首先看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的,然后分析其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把握其作用。诗歌中写景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具体的说,其作用主要有渲染烘托、对比反衬、借景抒情、起兴、过渡、以景结情、点明时令和地点等。题中首联的作用照应标题、引起下文景物描写。

2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从全诗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后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山好像也在那儿“忆”着诗人,“等待”着诗人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诗人再度登临。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细细品味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迟。”在概叙了*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之美。“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意思是:“看了如此美好的景*,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表面看来好像仍是赞美这儿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本诗“*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就是隐晦的。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信息,也有一些显*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 这些显*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比如本题注释中的“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可以帮*生推测情感倾向。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l3q5yz.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