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失语唐咏梅阿香表姐,不开口说话已整十年,不聋不哑,寂寂地走过了清*的少女时代。姑母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失语唐咏梅阿香表姐,不开口说话已整十年,不聋不哑,寂寂地走过了清*的少女时代。姑母说...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失语唐咏梅阿香表姐,不开口说话已整十年,不聋不哑,寂寂地走过了清*的少女时代。姑母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失语

唐咏梅

阿香表姐,不开口说话已整十年,不聋不哑,寂寂地走过了清*的少女时代。

姑母说,农忙时,女儿阿香更是地里一把好手,*秧收稻一个顶俩,就连筑田埂拉犁耙这样的重体力活她也干得干净利落。顶着六月热辣辣的太阳,黝黑的脸上汗流如注,她也不擦擦,一个劲儿埋头干活,草帽总扔在一边,嫌它碍手碍脚。每到晌午,母亲的呼唤遥遥传来:“阿香,歇会儿,吃饭嘞!”

那呼唤绵软而亲切,却带着些小心翼翼的味道。

有些乏了,但阿香并不应答,吸口气再次挥动手中的锄头,直等家人停箸她才回来,一个人默默吃完抬脚又出了门。

正是那年春耕时节,母亲带着还没上学的我去姑母家小住,知道了阿香表姐十年失语的伤痛与缘由。

姑母和母亲坐在床沿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光纳着鞋底,说起了心事:“无论你怎么喊,就是不和爹娘说话儿……傻丫头……十年前小学升初中时,功课很好。我和她爹商量,三个弟弟在念书,家里就两个劳力,活怎么办?女娃子,初中不上了……她奶奶眼睛又不好。丫头当时眼泪汪汪,什么也没说,只把书包空出来交给她爹……自打那时起不和人搭话。她奶奶厚着老脸哄,也没吐过一个字……惹也不笑……弟妹,我这心里啊!”声音细小而哀痛。隔着帐子,我隐隐瞅见姑母麻利的双手变得迟滞,不时拢袖拭泪,哽咽难言。

“倔丫头,真是苦了自己!唉!”母亲叹息着:“过去的补不了。女娃,命苦!”很显然,母亲不是头一次听说这些。两位母亲的声音颤抖着,低语和泪水交织着。

从姑母家做客回来,母亲思虑再三,咬着牙把九岁的我送进了学堂。

那时姑母最揪心的是阿香的婚事。转眼阿香已二十七,上门提亲的日见疏落了。那年初夏的某天深夜,在媒人又一次气得悻悻离去之后,姑母来到阿香深锁的闺房前。里头灯盏仍亮着,隔着薄薄的门板,向女儿掏出了心窝子:“我的儿!你点个头吧!那后生好,长得周正,六姊妹,老大。今年二十九了,人家怕他家负担重,还没对象。人勤快,*格也好。你读书的事,是爹娘偏了心……误了你一辈子……十几年了,晓得你心里苦……你苦没白吃,弟弟们都出息了,有工作了。就恨爹娘吧,可不敢拿自己的终身大事开玩笑!……去见面,同意点头,不同意你就走。爹娘老了!娘求你了……”姑母早已支持不住,扑倒在地上,强压着啜泣,轻轻地拍着房门,剧烈的疼痛噬咬着她饱经风霜的心。

端坐床头“咻咻”地飞针绣着鞋垫的阿香,听着门外的哭诉。母亲的忏悔将那一串伤心往事重提,手势不由慢下来,泪水早已爬满脸颊,但她拼命忍着。①直到那“扑嗵”的一声,她再也支撑不住,扭身扑倒床褥上,“呜呜”大哭起来。失语十五年来,第一次发出了声音,那样响亮而苍凉。她蓦然一惊,自己也感到陌生,霎时千般滋味涌上心头,恨不能把这些年憋在心里的苦水全倒出来。门外的母亲听到这哭声,又惊又痛,忍泪软声安慰着。

一夜的恸哭仿佛诉说了一切,阿香的脸*渐渐柔和了,好姐妹再三劝说,同意两天后去见面。姐妹们拉着她在大镜子前照了又照,阿香羞红了脸,笑了。十五年来,阿香第一次露出了笑颜,那么天真无邪。

在圩镇热闹的茶馆里,一个身材挺拔,浓眉秀眼的青年,眼睛只瞟了阿香一眼便慌忙地投向了别处。阿香倒大方地瞧他俊朗的身板,那浓眉下修长的眼,高高的鼻梁,棱角分明的嘴。看得他窘了,她心里轻轻地笑了,一抽身出了茶馆。双方家长吓得脸煞白。青年慌忙跟了出去,问了声什么,她红着脸回了句什么就走了。青年高兴得笑了,走到媒人跟前点点头。一群人如坠云雾中,也跟着笑了。

阿香的婚事就这样成了。

结婚那天,新娘子装扮得红艳艳。②上轿前行礼,阿香向爹娘盈盈一拜,一声“爹,娘,孩儿不孝……”便泪雨滂沱不能开言。这等了十五年的一声“爹娘”,痛煞了老父老母,他们老泪纵横,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

阿香婚后的生活平静而温暖。三年内生养了一对儿女,夫妻俩言语不多,常常以微笑和眼神交流。

婚后五年的正月新春,阿香带着一双儿女回娘家,正巧我陪母亲去看姑母。在老家院墙明媚的春光里,阿香姐柔声呼唤着一对走远了的娇儿:“崽崽,囡囡,不走嘞,回外婆家吃饭嘞!”惊觉这一声呼唤似曾相识,仿佛从遥远的记忆深处走来,不禁怔住了;回头见姑母在厨房正忙着,抬眼迎上阿香的目光,连忙低头撩起衣角拭了拭眼睛。③阿香的眼里有了泪,和母亲的一样,是幸福温暖的泪滴。

多年以后,当年陪着阿香相亲的小姐妹都已是慈爱温和的母亲,心中的迷团仍未解开:那天青年和姑娘到底说了什么,两颗心一下就走到了一起。

阿香仍有些害羞,经不住老姐妹痴缠,道出了当年的秘密。

青年说的是:“我知道你吃了好多苦。我不会再让你受苦。跟我”

姑娘回答:“我愿意吃苦。和你。”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交代不聋不哑的阿香不武器说话已整十年,这设置了强烈的悬念,为小说后来的情节作出了铺垫,奠定了悲情的基调。

B. “母亲思虑再三,咬着牙把九岁的我送进了学堂”,这表明母亲受到极大震动,也从侧面表现了姑母的后悔和痛苦之深。

C. 姑母对阿香掏心窝子的劝说和“扑”、“强压”、“拍”等一系列动作,表达了她迫切希望阿香嫁出去,离开这个家庭的心情。

D. 小说结尾补叙了阿香同意和青年结婚的经过,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同时使小说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8.小说中的主人公阿香有哪些*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9.小说画线处三次写阿香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都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回答】

7.B

8.①*勤耐劳。阿香是家庭干农活的好手,也是做女红的好手。②执拗倔强。因为读书好而被劝辍学,十五年没有开口和亲人说话。③大方爽快。相亲时并不拘谨,觉得情投意合爽快答应。④明白事理。知道家庭难处,虽不情愿辍学,但也顺从;对于母亲的劝说也能听得进去。

9.(1)第一处,是听了母亲的忏悔,委屈得到释放后的哭泣。第二处是拜别父母,请求理解原谅。第三处是阿香有了儿女后,和父母心意相通,对父母的理解。

(2)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阿香的人物形象,凸现了小说“理解、包容、珍惜美好”的主题。

【解析】

7.试题分析:A. 小说开头交代不聋不哑的阿香不说话已整十年,这设置了强烈的悬念,为小说后来的情节作出了铺垫,奠定了悲情的基调。“奠定了悲情的基调”分析有误,从小说的结局看,是很温馨的。C. 姑母对阿香掏心窝子的劝说和“扑”、“强压”、“拍”等一系列动作,表达了她迫切希望阿香嫁出去,离开这个家庭的心情。“她迫切希望阿香嫁出去,离开这个家庭的心情”理解有误,母亲是表达对女儿的愧疚之情。D. 小说结尾补叙了阿香同意和青年结婚的经过,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同时使小说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对小说的主题分析有误。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本题选项综合考查的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手法的赏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分析人物形象的一道试题,考生要注意准确概括人物*格的同时要结合文本分析,本题可以作答为,*勤耐劳。阿香是家庭干农活的好手,也是做女红的好手。执拗倔强。因为读书好而被劝辍学,十五年没有开口和亲人说话。大方爽快。相亲时并不拘谨,觉得情投意合爽快答应。明白事理。知道家庭难处,虽不情愿辍学,但也顺从;对于母亲的劝说也能听得进去。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作答本题,第一处,是听了母亲的忏悔,委屈得到释放后的哭泣。第二处是拜别父母,请求理解原谅。第三处是阿香有了儿女后,和父母心意相通,对父母的理解。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阿香的人物形象,凸现了小说“理解、包容、珍惜美好”的主题。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pg2zqz.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