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弃疾)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弃疾)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

问题详情: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弃疾)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弃疾)

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③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⑤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屈原)

⑥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诀,故不如意之事,如意之所伏也。(魏源)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回答】

执子与通子

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

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之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歇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通子们胸中释然,他们圆如卵石。他们明白,面对乱世昏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去认真。于是他们游闲山乐水,以渌水清猿、曲径通幽为伴,骑马挥毫,信可乐也。

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子兰谗言,郑袖内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执著呢!他终成一家之言。

棱角分明,无所畏惧者如执子。他们执著着他们的追求,无悔无怨。那个“投戎从笔”的*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仅剩一把软羊毫,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纵把栏杆拍遍,也无人会。诸葛亮,执著于白帝托孤,积劳成疾,逝于五丈原……

执子们执著着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不论圆滑避世,明哲保身,还是棱角分明,坚守信仰,他们都成为了中华万代的不朽财富。

我们在通子们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学会从容,在“千*水有千*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中学会包容。通子们教我们学会适应,沉稳柔和如圆;我们在执子们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学会坚持;从嵇康绕梁的琴声与阮籍的恸哭而返中体会信念与力量。执子们教会我们闪亮自我,坚持信念,棱角分明如星。

历览前贤,如果我们拥有了执子的执著与通子的包容,该会有另一种更美的圆形吧!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名句都是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

点睛: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思路二: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并选择其中两至三句在文中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

知识点:材料作文

题型:作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ql5o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