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悼夏丏尊先生丰子恺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悼夏丏尊先生丰子恺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悼夏丏尊先生丰子恺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悼夏丏尊先生

丰子恺

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犹忆三十余年前,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这好比一尊佛像,有灵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他也是博学多能,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都懂得。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他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也许喑呜叱咤地骂一顿;但如果*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而替你设法了。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他也要管:“为啥同*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自我离开夏先生的绛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我觉得仍是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 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他和李先生一样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 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1946年5月1日于重庆客寓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本文主要记述了夏丏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几件往事,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

B.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眼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

C.“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学生们看到他把学生的*全当作自己的*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

D.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

E.文章名为“悼夏丏尊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写李叔同先生的行为品*,既有对比,也有类比,突出了夏先生的品格。

(2)第二段在记述夏先生赞美李叔同先生的话后,作者为什么说“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李叔同先生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你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1)解析:A.文中所叙述的并非都是夏先生教授作者时的事情。B.写夏先生告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眼光”,是为了突出夏先生对国运的担忧而非消极悲观。C.两处错误,一原文是“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他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二原文是“如果*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并非“把学生的*全当作自己的*”。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2)解析:句中本是夏先生赞美李叔同的话,但作者却说“夫子自道”,那就意味着两人都具备同样的美德。答题时只要从这一段中概括出有关两人的才学、人品、对待学生的态度及悲悯情怀等相似之处即可。

*:①因为二位先生都博学多能(或同样深解文艺的真谛),同样具有人格魅力。(2分)

②都深爱学生,得到了学生的敬重。(或他们的教育都是爱的教育)(2分)

③都痛感众生疾苦,对人世有悲悯之心。(2分)

(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解析:答题时应扣住“多忧善愁”的内容进行分析。先找出相关语段,第一段写卢沟桥事变与作者分手时,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第四段写他叮嘱学生不喝酒,少花钱,对学生充满爱;最后一段写他对众生、对人世的忧伤。

*:①对国家的热爱。当时国运衰微,战乱频仍,他心系国运,愤然悲叹。(2分)

②对学生的关爱。像父母一样,叮嘱学生不喝酒,少花钱等。(2分)

③对众生的大爱。他痛感众生疾苦,为人世而忧伤。(2分)

(4)解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亮明观点。从文中看,“爸爸的教育”是指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妈妈的教育”主要是重言教,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开导。两种教育方式,各有特点,只要选择你喜欢的方式,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出其相应的表现形式,再分析其有利之处就行。

*:示例一:喜欢李先生的教育方式。(2分)

①李先生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使学生感动、诚服。他上课必先到教室,板书写好,端坐讲台等学生到齐。(2分)

②他*格沉静,寡言少语,说话和颜悦*,学生对他既畏惧又敬爱。学生还琴,若*得不好,他不言辞责备,只说“下次再还”。(2分)

③“爸爸的教育”主要是重身教,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2分)

(共8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喜欢夏先生的教育方式。(2分)

①夏先生对学生的教育具体琐碎,无微不至。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他也要管。(2分)

②夏先生有话直说,使学生容易亲近,感激而敬爱。如放假时反复嘱咐学生“早些回来,勿可吃酒”“铜钿少用些”。(2分)

③“妈妈的教育”主要是重言教,率直开导,谆谆教导,更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凡有*都会告诉他。(2分)

(共8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三: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喜欢。(2分)

(理由可参考示例一、示例二。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wyq43p.html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