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巴西驛亭觀*漲呈竇十五使君(其一)①杜甫宿雨南*漲,波濤亂遠峯。孤亭凌噴薄,萬...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巴西驛亭觀*漲呈竇十五使君(其一)①杜甫宿雨南*漲,波濤亂遠峯。孤亭凌噴薄,萬...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巴西驛亭觀*漲呈竇十五使君(其一)①杜甫宿雨南*漲,波濤亂遠峯。孤亭凌噴薄,萬...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

巴西驛亭觀*漲呈竇十五使君(其一)①

杜甫

宿雨南*漲,波濤亂遠峯。孤亭凌噴薄,萬井逼舂容②。

霄漢愁高鳥,泥沙困老龍。天邊同客舍,攜我豁心胸。

【注】①巴西:唐綿州和閬州都稱巴西,此處指綿州。②萬井指巴郡。舂容:*水衝激之聲。

12.與詩的首聯相比,頸聯描寫*漲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13.本詩表達的情感較爲複雜,請簡要分析。

【回答】

12.頸聯主要從側面來描寫*漲之景。藉助高鳥發愁、老龍受困,從側面突出*水上漲後*面變闊以及*水激盪高涌之勢。(答出主要從側面來描寫的,給1分;進行簡要分析的,給4分。)

13.本詩表現的情感,有寄跡天涯之愁,更有與友人同觀*漲之景的舒暢。身在“天邊”,客居他鄉,面對*漲壯闊、雄偉的奇景,作者心胸豁然開朗,心情變得愉悅;遠離京城有朋友相伴共賞壯景,倍感欣慰。

【解析】

12.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與詩的首聯相比,頸聯描寫*漲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答題關鍵詞“角度”“ 頸聯”“ 不同”。“ 宿雨南*漲,波濤亂遠峯。”是直接描寫,而“霄漢愁高鳥,泥沙困老龍” 藉助高鳥發愁、老龍受困,從側面突出*水上漲後*面變闊以及*水激盪高涌之勢。主要從側面來描寫*漲之景。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古典詩歌寫景的七種角度:一、正面與側面的結合。 (所有的烘托寫法都是側面描寫,在回答側面描寫時 要具體),本題考查的就是側面的烘托。二、動靜結合。在*古代詩歌裏, 詩人爲了創造意境,特別注意動態描寫,動靜結合是一種重要的寫景手法.在這種手法的運用中,詩人往往獨出心裁,每着一字" 而使"境界全出"。三、聲與*的結合 (利用感官多角度寫景)古代寫景常常涉及到聲音與顏*,這是詩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寫景,讓讀者如臨其境,受到了很高的藝術效果。四、虛與實的結合 "虛"與"實"是兩個極大的概念,具體點說是無形與有形,抽象與具體,想象回憶與現實。  五、點與面的結合。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繫的, 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寫的景物也一樣, 他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詩人在寫景狀物時,不是孤立靜止地寫主體物, ,還寫主體物周圍的聯繫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六、遠與近的結合。看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 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比如本題中運用的是空間角度中的高低結合,山上的樹木和山下的泉水,山崖上殘雪與山路上出征的騎兵,構成了高低有致,上下錯落的畫面。七、白描手法。白描,原是*繪畫的傳統技法之一,大致同西洋畫法中的速寫或素描, 其特點是用簡練的墨*線條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事烘托,不施**。這種畫法引入詩歌創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樸素平易的文字,乾淨利索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 聲響等,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寫景是詩歌的主要內容,鑑賞詩歌的寫景就要從詩人寫景方式入手, 這樣才能準確把握景物中所蘊含的詩人情感。

13.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本詩表達的情感較爲複雜,請簡要分析。”答題關鍵詞“情感”“ 分析”這是考查詩歌的情感。分析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時要注意,一是要與整首詩的思想感情聯繫在一起思考,一般來說,具體某一兩句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與全詩的感情基調是一致的;二是抓住關鍵詞句分析。“天邊同客舍,攜我豁心胸”中的“天邊”“ 同”“ 豁”可以讀出本詩的情感,有寄跡天涯之愁,更有與友人同觀*漲之景的舒暢。身在“天邊”,客居他鄉,面對*漲壯闊、雄偉的奇景,作者心胸豁然開朗,心情變得愉悅;遠離京城有朋友相伴共賞壯景,倍感欣慰。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古典詩歌的作者在他們的作品中表達情感、主張、觀點和態度時,直白張揚(或開門見山,或卒章顯志)的少,含蓄隱晦(或借景抒情,或託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確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必須多管齊下,準確理解、仔細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讀。首先,熟悉形象的符號意義。衆所周知,古典詩歌乃至各類文學作品都是藉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詩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敘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這些形象,傾注着詩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稱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然後,把握詩中的顯*資訊,古典詩歌中,除了含蓄隱晦的隱*資訊,也有一些顯*資訊,鑑賞時要注意把握。 這些顯*資訊,一般出現在詩歌的標題或由命題者提供的註釋中。第三,瞭解典故的關聯比照。典故辭約意豐,常爲古人在詩詞中使用,以與所反映的時、事、人形成關聯比照。典故的含義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對詩歌內容的分析鑑賞有時可以從所用典故的聯想比照意義着手。第四,分析運用的表達技巧,表達技巧的運用,是爲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服務的。不僅是在解答“表達技巧”類題目時,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類題目時,也需要對詩歌中所採用的表達技巧進行分析,透過對錶達技巧的分析來把握詩意詩情。第五,捕捉蘊含的情感理趣  古詩詞大都採用兩種表達方式,一爲描寫,一爲抒情。結構上,往往描寫在前,抒情在後;描寫是爲抒情作鋪墊,抒情是描寫的昇華。詩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實飽滿,意蘊很深。分析詩人的心境與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這些詩句。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hant/exercises/g43j63.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