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管仲夷吾者,穎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管仲夷吾者,穎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管仲夷吾者,穎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

管仲夷吾者,穎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爲言。已而鮑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爲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爲貪,知我貧也。吾嘗爲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爲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爲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爲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爲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爲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小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其爲政也,善因禍而爲福,轉敗而爲功。貴輕重,慎權衡。故曰:“知與之爲取,政之寶也。”

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爲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於諸侯。後百餘年而有晏子焉。

13.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鮑叔終善遇之                         善:好好地

B.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                 賈:做買賣

C.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多:讚美

D.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     次:排列

14.選出下列加橫線字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鮑叔知其賢                 其爲政也 

B.管仲富擬於公室             乃設九賓禮於庭

C.吾嘗爲鮑叔謀事而更窮困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D.公子糾死,管仲囚焉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15.文中畫波浪線句子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爲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B.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爲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C.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爲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D.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爲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管仲後來家業非常富足,有“三歸”、“反坫”,可齊人並不認爲他奢侈。管仲的子孫在齊國享受世祿,十幾代有封邑。

B.管仲早年和鮑叔經商,老是賠本,做了齊國的相之後,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華,他利用地處海濱的便利,發展經濟,使齊國強大起來。

C.齊桓公做公子時與公子糾是對手,但他即位後卻能重用公子糾的親信管仲,可見其心胸開闊,難怪他最後能成就一代霸業。

D.鮑叔牙這個人不太優秀,但他善於識別人才,以至於在管仲被重用之後,天下人並不怎麼看重管仲,而是讚美鮑叔牙能知人。

1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2)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3)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回答】

13.D

14.B

15.C

16.C

17.

(1)管仲既被錄用,在齊國執掌政事,齊桓公因此稱霸,多次盟會諸侯,安全天下,這全是管仲的謀略。(既、狀語後置句各1分,句意1分)

(2)他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極大的,列舉的是近事,但表達的意思卻很深遠。(指、邇、見各1分)

(3)他平時就有幹大事的氣魄(遠大的抱負),不願做一般老百姓所從事的謀生職業。(大度、家人、生產作業各1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3.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D項,“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中的“次”如解釋爲“排列”,就與整個語境不合;聯繫語境這句話的意思是:讀了他們的著作,還想讓人們瞭解他們的事蹟,所以就編寫了他們的合傳。因此“次”應解釋爲“編次、編列”。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比如本題的A項,聯繫上下的語境“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學教授,雖以訓迪爲職,而益自充廣,不少暇佚”,意思是:大德初年,被授任大都路儒學教授,雖然是以教導學生爲職責,但他在學術上卻更加自我充實拓展,沒有片刻悠閒逸樂。因此“佚”應通“逸”,解釋爲“安逸”。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比如本題就可以採取課內知識遷移法解決。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透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4.本題考查虛詞的用法和意義。A項,都是代詞。B項,介詞,比/介詞,在。C項,都是連詞,錶轉折。D項,都是語助詞,無意義。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解答此類題的方法:1.詞*分析法。從詞*的角度看,許多虛詞是兼職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詞*,如“之”有代詞、助詞、動詞三種詞*。透過分析詞*,以理解其意義和用法。2.位置分析法。有些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虛詞的作用和意義時,應從虛詞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後關係、搭配習慣及其使用規律等方面入手。3.標誌識別法。有些虛詞是構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標誌詞,如能掌握課文或成語中出現過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標誌*虛詞,就能幫助我們理解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4.溫故求新法。我們應儘量回顧過去學過的有關虛詞的例句及有關知識,將這些例句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比較,從而快速高效地理解句中虛詞的用法。

15.本題考查文言斷句。首先應將句子迴歸文字,結合語境理解大意,“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爲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這句話的大意是:鮑叔牙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之後,自己心甘情願的在管仲的領導之下。他的家族也是齊國的世襲,拿着齊國的國家俸祿,他的子女也大都是齊國各階層的國家幹部。天下人在談論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其實說管仲有能耐的並不多,但是誇讚鮑叔牙的慧眼識人才的聲音此起彼伏。本語段涉及兩個人物,人名往往做主語或賓語。“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結構相似,以、之、爲、而、則等連詞常用在句中。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透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爲、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爲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裏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1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A項“管仲的子孫在齊國享受世祿,十幾代有封邑”說法錯誤,語文第三段“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因此應爲“鮑叔的子孫在齊國享受世祿”;B項,“老是賠本”說法錯誤,文中是“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爲貪,知我貧也”無“老是賠本”之意;D項“鮑叔牙這個人不太優秀”缺乏依據;另“天下人並不怎麼看重管仲”不恰當。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爲、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

17.翻譯的時候,應先找名詞,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既”,……之後;“任政於齊”, 狀語後置句。第二句中,“指”,通“旨”,旨趣;“邇”,近;“見”,通“現”,表達。第三句中,“大度”,古今異義詞,遠大的抱負;“家人”,古今異義詞,一般老百姓;“生產作業”,謀生的職業。同時要注意句中的人名、官職名,比如“管仲”“齊”“齊桓公”“諸候”“天下”“家人”。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hant/exercises/ql3yzk.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