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書籍語錄

> 《看不見的森林》經典語錄

《看不見的森林》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

但是,因為熱愛自然便憎惡人類,這是不合邏輯的。人類是整體的一部分。真正愛這個世界,就也應該熱愛人類的聰明才智和活潑嬉戲。自然界並不需要將人工製品清除出去才能變得美麗或是協調一致。沒錯,我們不該那麼貪婪、不講衞生、浪費成*、目光短淺。但是我們也不要把責任變成自我憎惡吧。歸根結底,我們最大的缺點是對世界缺乏憐憫之心,甚至對自己也不例外。

《看不見的森林》經典語錄

當暴風雨達到頂峯時,我的無助感反而會得到一種奇怪的慰藉。面對這個狂怒的世界,我所做的一切都無濟於事,因此只能屈服,而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奇異的狀態:儘管身體緊張興奮,內心卻是一片澄明。

*晶形成過程中,又會給雪花基本的六邊形結構增添各種不同的裝飾。温度和空氣濕度決定着最終的形態。極寒冷乾燥的空氣下,將會形成六稜柱形雪花。南極覆蓋的雪花就是這類簡單的形態。隨着温度上升,*晶筆直的六邊形大廈開始動搖。我們現在依然沒有完全弄清這種不穩定*的肇因。看起來,*晶邊緣某些地方的水汽似乎比其他地方凝結得更快。空氣狀況的細微變化,對*晶的增長速度帶來極大的影響。在極其潮濕的空氣中,雪花的六個角將會延伸出寬臂,這些寬臂隨即轉變成新的六邊形平面。若是空氣足夠暖和,則會長出更多的附屬物——星體上又多出幾條臂。其他温度與濕度的組合,會促使形成中空柱狀雪花、針狀雪花,或者表面凹凸不平的雪花。

那些生活需要速度的陸生脊椎動物,至少已在三個*的時期對魚類古老的身體結構進行了改造。哺乳動物的祖先和恐龍的兩個分支都分別做出調整,以便解決「陸生魚類」(fish-on-land)在爬行上的不便。它們的四肢朝裏移動,同時向下,使身體重量直接壓在四肢上,這樣更便於保持平衡,在向前跑動時也不至於一頭栽倒。脊椎的左右搖擺,則被上下的彎曲行動所取代。……頗具諷刺*的是,這種構造新奇的脊椎,也重新回到海洋中去,試圖與古老的魚類脊椎一較高低:鯨魚的尾巴上下移動,而不是左右搖擺,這表明它們是來自陸地祖先。美人魚似乎也同樣如此。

熱帶靈長類動物夜視能力不佳,如果它們對黑夜掉以輕心,就極少能活得長久。像所有其他活着的生物一樣,我是倖存者的後裔,因此我腦海中的恐懼,其實是祖先在悄悄告訴我他們積累下來的智慧。

當風力加強時,樹葉改換舉止,吸收了風的部分威勢,藉助風力卷疊起來,形成一種防禦的姿態。葉片邊緣向中心捲曲,團成一塊。其外形就像是某種奇特的魚,表面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便於在空氣中滑動。山核桃樹複葉上的每片小葉都朝向中間的葉梗卷折,形成一支卷得鬆鬆散散的捲煙狀。空氣從旁邊呼嘯而過,致命的鉗制鬆開了。當風力減弱時,樹葉*回來,重新舒展開,呈現為風帆模樣。

一切生命都由同樣的織物構成,因此我們不能輕視毛蟲錯綜複雜的神經產生的效果,而聲稱只有我們的神經才會造成真正的痛苦。如果我們認可生命在演化中的延續*,那麼我們就無法再對其他動物的感受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們的軀體等同於它們的軀體。我們的神經,與昆蟲的神經是建立在同一種構造基礎上。我們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這暗示着,毛蟲的痛苦和人類的痛苦是相似的,正如毛蟲的神經與我們的神經是相似的。當然,毛蟲的痛苦在*質或程度上可能與我們自身的痛苦相異,正如毛蟲的表皮或眼睛與我們的相異。但是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非人類的動物感受的痛苦就比人類要輕。

樹木的構造非常適於拉伸與彎曲,能將能量吸收到“編織”形成木材的微小纖維素纖維中。纖維排列成螺旋狀,每根纖維充當一根*簧。這些螺旋層層疊加,形成樹幹中貫穿上下的輸水導管。每根導管上有許多個螺旋,螺旋各自纏繞的角度稍有不同。其結果便是樹幹中遍佈*簧,每根*簧正好便於在不同的伸縮程度下承受最大壓力。當木頭最初被拉伸時,纏繞緻密的*簧會產生強大的阻力。隨着拉力增大,鬆散的*簧開始派上用場,緊密的*簧則失去了效用。

我身邊的巖石上,有—只蝸牛被殺害了。幾片半透明的蜂蜜*蝸牛碎殼躺在巖石表面。這是—只鳥吃完補鈣餐殘留的痕跡。壇城上這隻被壓碎的蝸牛,只是在春季經由土壤流向天空的浩瀚鈣質洪流中的眾多支流之一。生育期的雌鳥在森林中四處蒐羅蝸牛,急於得到蝸牛背上大片的碳*鈣。這種渴望是有充分理由的。如果不從食物中補充大量的鈣,鳥類就無法合成石灰質蛋殼。

每種螢火蟲獨特的閃光次序,通常能使不同種類的雌雄螢火蟲區別開來。正如我們隊大猩猩發出的*信號毫無興趣一樣,螢火蟲也對非同類個體的閃光視而不見。然而雌*女巫螢火蟲會模擬其他種類螢火蟲的迴應信號,勾引異類雄*螢火蟲,然後抓住這些滿懷希望奔來的倒黴蛋,毫不客氣地吃掉它們。

標籤: 森林 經典語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hk/book/w0d0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