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五)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

 (五)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

問題詳情:

 (五)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

 (五)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非獨賢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B.二者不可得兼/得之則生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D.所欲有甚於生者/皆以美於徐公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屋舍儼然

B.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呼爾而與之

C.此之謂失其本心/客之美我者

D.捨生而取義者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闢也(    )

(2)萬鍾於我何加焉(    )

(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開端沒有直接進入議論議題,而是先從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兩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了“捨生取義”的觀點,你認為其中的“義”有什麼內涵?你是如何理解這一觀點的現實意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子説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從《魚我所欲也》可以看出孟子的散文氣勢充沛,善於敍事抒情,感情強烈,生動活潑,具有極強的説服力、感染力。

B.“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運用了排比,加強了氣勢,增強了感情。顯示出説話人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

C.文章第一段魚和熊掌對舉,生和死對舉,都是以相似的句式將相關的意思進行比較,把“魚”比作“生”,把“熊掌”比作“死”。

D.道理論*是本文的顯著特*。它的運用為文章增*不少。

【回答】

 (五) 魚我所欲也

1.C 解析:A項,兩個“是”都是代詞,“這”。B項,兩個“得”都是動詞,“得到”。C項,第一個“與”通“歟”,語氣助詞;第二個“與”是動詞,“給、給予”。D項,兩個“於”都是介詞,表比較。

2.C 解析:A項,第一個“舍”是動詞,“捨棄”;第二個“舍”是名詞,“房屋”。B項,第一個“而”是連詞,表修飾;第二個“而”是連詞,表順承。C項,兩個“之”都是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D項,第一個“生”是名詞,“生命”;第二個“生”是動詞,“生存”。

3.(1)通“避”,躲避 (2)益處 (3)通“德”,感激

4.(1)假使人們追求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有哪一種不能採用呢?

(2)不僅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精神,每個人都有這種精神,不過有道德的人能夠保持不丟掉罷了!

(3)優厚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符合禮與義就接受,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5.給所要論述的問題增加了通俗*,形象生動地為下文議論正題做好了鋪墊。

6.孟子説“羞惡之心,義也”。他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羞恥,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義的行動。捨生取義的“義”指道義和禮義、正義。      

“義”是一種時代精神,比如抗震救災就是最好的體現.全民救災,連老弱病殘,甚至乞丐都投身進來參加,各個民族自覺踴躍參加,這本身就是民族人格的體現。

現實生活中,能見義勇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做於國於民有益的事等,便是“義”的體現。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的*湖義氣與本文的“義”不同。

7.B 解析:A項,應為善於議論,非“善於敍事抒情”。C項,把“熊掌”比作“義”。D項,舉例論*和對比論*是本文的顯著特*。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hk/exercises/4e12p1.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