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棄農學文在太平洋上航行了半個多月,胡適等70個留學生於9月9日在舊金山登上新...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棄農學文在太平洋上航行了半個多月,胡適等70個留學生於9月9日在舊金山登上新...

問題詳情: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棄農學文在太平洋上航行了半個多月,胡適等70個留學生於9月9日在舊金山登上新...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棄農學文

太平洋上航行了半個多月,胡適等70個留學生於9月9日在舊金山登上新大陸。隨後胡適便改乘火車,橫穿美國國土,來到紐約州南部的綺*佳城(Ithaca),走進了康奈爾大學的校園。

時當清朝末年,災難深重的祖國處在極度衰敗、腐朽、貧窮落後的黑暗年代,炎黃子孫的一些先進分子便紛紛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派往國外的留學生也多是有血*的愛國青年。

胡適赴美留學,一方面是尋求個人的出路,他在*亥年元旦作的小詩中曾自述説:“可憐逢令節,*苦尚爭名。”説的正是真心話。但另一方面,胡適也懷抱着“願得西乞醫國術”和“執筆報國”的愛國主義目的。他在日記中曾寫道:連日日所思惟,夜所夢囈,無非亡國慘狀,夜中時失眠,知“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是人情天理中事也。這種身旅異域、眷懷祖國的感情在他的《藏暉室札記》中常有流露。

在*的選擇上也反映出胡適當時所懷抱的愛國主義目的。當他準備在上海乘船赴美的時候,他的二哥特地從東三省趕來送行,並對他説因為家道中落,去美國應選學鐵路工程或礦冶工程,學了這些回來可以復興家業,並替國家振興實業,並特別叮囑胡適不要學文學、哲學,也不要學做官的*、法律,這些都沒有用。胡適到美國後同許多人談論*選擇問題,那些人都對路礦不感興趣,但他又不能辜負兄長的期望,便採取折中辦法,選讀農科,進了康奈爾大學附設的紐約州立農學院,想做科學的農業家,以農報國。

但是,胡適對農學院的課程實在沒有興趣。胡適覺得學農實在違背了個人的興趣,原來在*古典文史方面胡適已有較好的基礎,留學以來對英國文學又有了濃厚的興趣,也涉獵了德國和法國的文學,加上當時*亥*成功,*清朝,建立了*,美國各界人士希望瞭解*新*的情況,胡適被邀請去作了幾回有關*問題的講演,這樣就促使他去研究*亥*的背景及*領袖人物的生平,因而對*史也發生了興趣。這種種原因,便促成胡適於1912年春天放棄農科,轉入康大文學院改學哲學和文學。

改習文科雖是由興趣所致,卻也含有他“執筆報國”的心願。就在轉習文科的這年9月,胡適把法國都德的短篇小説《最後一課》第一次譯為中文,改名《割地》,登在《大共和日報》上。後來五四文學*時又恢復《最後一課》原名收入他譯的《短篇小説》第一集,列為首篇。從此,這膾炙人口的愛國名篇因胡適用白話譯出便影響特大,在*傳誦數十年而不衰。稍後,他又翻譯了拜倫的《哀希臘歌》,其詞慷慨哀怨,也是激勵希人愛國之心的名篇。這些表明胡適愛好文學,他從事外國優秀文學的翻譯介紹,為的正是要“以此報國”,以此來激勵中華兒女的愛國之心。

康奈爾大學設有“卜朗吟徵文獎”,以紀念英國19世紀詩人羅伯特·卜朗吟(Robert Browning 1812—1889)。1914年春天,胡適寫了一篇論文《論英詩人卜朗吟之樂觀主義》作為應此獎的徵文。5月7日揭曉,胡適竟得了獎,獲獎金50美元。他以一個外國留學生獲得這項卜朗吟徵文獎,在學校是少有的,因而各方面人士都有些出乎意料,報紙也作了報道和評論,各大城市報紙又加以轉載,甚至登在著名的《紐約時報》上,於是影響便相當大了,一些相識的人都先後來祝賀。胡適也出乎意外的高興,他在日記中寫道:

此區區五十金固不足齒數,然此等榮譽,果足為吾國學生界爭一毫面子,則亦“執筆報國”之一端也。

顯然,胡適是把個人爭得的榮譽同為祖國爭榮譽聯在一起了。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A.清末,炎黃子孫中的先進分子為改變*極度衰敗、腐朽、貧窮落後的面貌,紛紛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派往國外留學的多是有血*的愛國青年。

B.因為對*亥*的背景及*領袖人物的生平頗有研究,美國各界人士出於瞭解*新*的情況的需要,就邀請胡適作了幾回關於*問題的講演。

C.胡適花費了大量精力翻譯介紹外國優秀文學,尤其是外國膾炙人口的愛國名篇,他翻譯的法國都德的短篇小説《最後一課》在*傳誦數十年而不衰。

D.胡適寫的論文《論英詩人卜朗吟之樂觀主義》獲得了“卜朗吟徵文獎”,令各方面人士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很少有外國留學生能獲得這個獎項。

(2)胡適“棄農學文”既有現實因素又有思想基礎,請結合文本具體分析。

(3)文章第3段引用胡適的一段日記,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回答】

(1)B

(2)現實因素①對農學院的課程沒有興趣,覺得學農違背了自己個人的興趣。②在*古典文史方面有較好的基礎,對外國文學有所涉獵。③對*學產生興趣。思想基礎: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的願望,實現自己“執筆報國”的愛國主義目的。

(3)文中引用胡適的這段日記①直接揭示了他出國留學的動機。②突出了胡適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③這一引用印*了作者的觀點,豐富了文章內容,使傳記具有真實感人的力量。(答出一點2分,兩點4分,三點5分。)

【解析】

試題分析:(1)B項,因果倒置。美國各界希望瞭解*新*的情況,邀請胡適講演,才促使他去研究*亥*的背景及*領袖人物的生平。設置選項誤導、迷惑。語言是信息的載體,高考對處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到語言上,因此高考題設置選項,往往具有誤導、迷惑*,進行多種干擾。善於識破選項陷阱,無疑是提高答題準確率的關鍵。常見的干擾點有:

(1)混淆範圍。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常誇大事物的範圍、作用、程度,或者故意誇大事物實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或者任意擴大概念外延等。

(2)誤劃類別。命題者設計選項時,把同類的拆開,或把不同類的歸在一起。

(3)因果顛倒。命題者設計選項時,一是把“因”錯斷為“果”,“果”錯斷為“因”,顛倒了兩者的關係;二是強加因果,就是把沒有因果關係的説成是因果關係。

(4)主次顛倒。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將“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5)是非顛倒。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將閲讀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將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題目問,胡適“棄農學文”既有現實因素又有思想基礎,請結合文本具體分析。也就是要求從現實的角度和思想的角度找原因。通讀原文,找出胡適“棄農學文”的原因,然後從兩個角度分點作答。第5節第一句話,對農學院的課程沒有興趣,覺得學農違背了自己個人的興趣,是現實因素。第5節第二句話“原來在*古典文史方面胡適已有較好的基礎,留學以來對英國文學又有了濃厚的興趣,也涉獵了德國和法國的文學。”也是現實因素。第5節後半部分“胡適……而對*史也發生了興趣。”同樣是現實因素。第6節第一句話“改習文科雖是由興趣所致,卻也含有他“執筆報國”的心願。”是思想因素。第2節“清朝末年……炎黃子孫的一些先進分子便紛紛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第3節“胡適赴美留學……也懷抱着“願得西乞醫國術”和“執筆報國”的愛國主義目的。”總結出思想因素的另一點,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的願望。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3)題目問文章第3段引用胡適的一段日記,在文中有什麼作用?是考查實用類文本中引用材料的作用。該題考查實用類文本中引用材料的作用。解答此類題,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一,所引材料在內容上能表現什麼,概括內容。二、能否為抒發某種情感,表達某種觀點服務。三、與上下文有無關係。四、從全文的角度看,材料形式本身的好處是什麼。本題中所引材料內容直接揭示了他出國留學的動機。突出了胡適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引用印*了作者的觀點,豐富了文章內容,使傳記具有真實感人的力量。

考點:把握文章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hk/exercises/qpj6en.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