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閲讀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題目。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

閲讀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題目。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

問題詳情:

閲讀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題目。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

閲讀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題目。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題為“春望”,請説説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結合全詩,説説題目中的“望”字有哪些含義。

2.花、鳥平時乃可娛之物,詩人卻説“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是一種什麼寫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3.請展開想象,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回答】

1.示例:“望”到的景物:國都、山河、草木、花、鳥。“望”字的含義有:①詩人眼中所見:山河破碎,春天的淒涼景象;②詩人心中的期盼:親人團聚,國家安定。(意思對即可)

2.移情於景。詩人移情於景,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其實是詩人3.示例: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歎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髮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

【分析】

1.本題考查對詩歌題目的理解。“望”到的景物可以從文中找到。《春望》題目中的“望”字可以有多重理解:一是眼睛望到的景*,是國家破敗、荒草叢生;而“望”又可以理解為“希望”,面對安史之亂後的殘破不堪的國家和在戰爭中痛苦掙扎的*,作者感時傷世,希望國家能擺脱戰亂,離散對親人可以得以團聚,據此解答,意思對即可。

2.本題考查詩中重點詩句的賞析能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移情於景。詩人移情於景,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其實是詩人自己內心感情的寫照,表達了詩人“感時(憂傷國事)”“惜別(恨別家人)”之悲。

3.本題考查學生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的能力。學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此題不能直譯詩句,要有適當的想象,語言要優美。詩人這一年只有45歲,但已白髮,白髮又稀疏到不勝簪的地步,可見其蒼老之態,他因憂國傷時而過早衰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憂愁蒼老的詩人形象,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

知識點:未分類

題型:詩歌鑑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mo/exercises/290lz0.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