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材料一:所謂移情,通俗地説,就是指人面對天地萬物時,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萬物身上去,似乎覺得它們也有同...

材料一:所謂移情,通俗地説,就是指人面對天地萬物時,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萬物身上去,似乎覺得它們也有同...

問題詳情:

材料一:所謂移情,通俗地説,就是指人面對天地萬物時,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萬物身上去,似乎覺得它們也有同...

材料一:

所謂移情,通俗地説,就是指人面對天地萬物時,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萬物身上去,似乎覺得它們也有同樣的情感。當自己心花怒放時,似乎天地萬物都在歡笑;苦悶悲哀時,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當然,天地萬物不會歡笑,春花秋月也不會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歡移置到了他們身上。描繪此種移情現象的第一人是莊子。《莊子·秋水》篇中,莊子看見魚兒出遊從容,於是把自己在出遊中體驗到的快樂之情移置到魚身上,覺得魚在出遊時也是快樂的。莊子所述,是典型的審美移情現象。

審美移情作為一種審美體驗,其本質是一種對象化的自我享受。這就是説,審美體驗作為一種審美享受,所欣賞併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觀的對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審美享受的瞬間,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個與自我不同的對象(自然、社會、藝術中的事物)中去,並且在對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審美移情的基本特徵是主客消融、物我兩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贈。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動中,主體面對客體,主客體是分離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動中,主體移入客體,客體也似乎移入主體,主客體融合為一,已不存在界限。對主體而言,他完全地沉浸到對象中去,在對象中流連忘返,進入忘我境界;對客體而言,它與生命顫動的主體融合為一,實現了無情事物的有情化,無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説,在移情之際,不但物我兩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贈、物我回還。清代大畫家石濤在描述自己創作的心理狀態時所説的“山川脱胎於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就是審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贈、物我回還的情境。

(節選自童慶炳《*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有刪改)

材料二:

大自然靠什麼給人以美感呢?它藴含有許多美的要素,如:對稱、*、奇巧、虛實、變化、新鮮等等。這些要素我們在人類的精神產品中,如小説、戲劇、繪畫、音樂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並且更為豐富。這些東西再簡化一點就是三樣:形狀、顏*、聲音。形、*、聲這三樣基本東西經對稱、*、奇巧等等的變化組合,就出現無窮無盡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遠遠多於人為的創造,所以藝術家強調師法自然,國畫大師劉海粟就曾十上黃山“搜盡奇峯打草稿”。

客觀的景物和人怎樣溝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創造一件藝術品呢?是通過人與自然的交流,通過藝術家的觀察,再創造。劉勰説“目既往還,心亦吐納”,是通過眼睛觀察,內心思考,經過一番醖釀吐納之後才加工出來的。這些要素作用於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個步驟。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們看到鮮豔的花朵、奇偉的山峯、行雲流水,這些美好之物就會被吸引。不論是人還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歡。有學者研究發現動物也有趨美厭醜的本能。不過與動物不同,人能將這種美感上升到感情,並形成一種定式,於是相應於景*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壞,物象之異可轉化為精神之別。小石潭的悽清,荷塘月*的寧靜,范仲淹所謂物悲物喜,這就是意境。

人們不只滿足於自然中的“形”向主觀的“情”的轉化,又進而求理。因為哲理本身的邏輯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們靈犀一點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盪,雲之多變等,人們從美的形、*、聲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達到美好的意境,還能悟出一種哲理的美,邏輯的美。周敦頤見蓮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講做學問的理。又像練氣功常説的精、氣、神,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在散文寫作上就是美的三個層次:描寫美、意境美、哲理美。

(選自樑衡《山水為何有美感》,有刪改)

材料三:

有些理論家和藝術家力主用聯想來解釋審美體驗,並不認為有什麼純粹的音樂、繪畫、舞蹈等。白居易的《琵琶行》寫琵琶女所*的聲音,就是用各種聯想的意象來描寫來表現的,如“嘈嘈切切錯雜*,大珠小珠落玉盤”。有的理論家根據這樣一些事例,認為人們喜愛音樂,從音樂中獲得愉悦,並不是因為欣賞聲音本身的*等,而是因為音樂能喚起視覺或聽覺的意象(即聯想)。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論家和藝術家認為,審美體驗不但與聯想無關,而且聯想還會妨礙審美體驗。在他們看來,自然和藝術的美都在形式而不在內容,欣賞者不能靠題材喚起的聯想來獲得美感。反之,只能在摒棄聯想的情況下,靠對藝術形式的直觀以獲取美感。要是在欣賞這些藝術時產生聯想,那恰好是走出了藝術境界,進入了實用境界,審美體驗就喪失殆盡。他們認為,在審美體驗中,只有讓我們的注意力專注於一個*的意象上面凝神於一,不左顧右盼,才能沉醉於審美的愉悦之中。而聯想則使欣賞者精神不集中,從而導致意識由審美對象向非審美對象的轉換,所以聯想是妨礙審美體驗的。

聯想究竟是有助於審美體驗還是妨礙審美體驗呢?我以為應該從以下兩點來把握它:

第一,應該把審美聯想和非審美聯想區別開來。非審美聯想相當於心理學上的自由聯想,這是一種偶然的、隨意的、雜亂的、不定向的聯想。英國美學家布洛稱這種聯想為“非融化的”聯想,即這種聯想所引起的實用情感與審美對象所展示的情境不相融合,從而與審美無關。譬如:當我們心中想到船時,便想到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風暴等等。儘管這種聯想是對一種接近事物的聯想,人們是容易理解的,但它沒有定向*,沒有主旨,不能構成審美的情境,因而是與審美無關的非審美*聯想。審美聯想相當於心理學上的控制聯想,它的最大特點是聯想時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和整體*。按一定的情致、具有定向選擇、沉入整體情境的聯想就是審美聯想。審美聯想是人的心靈自由的一種表現,它給人帶來美感的愉悦。布洛稱審美聯想為“融化的”聯想,即這種聯想所引起的情感與審美對象本身的情感是相融化的,不是隔離、孤立的。由此看來,籠統地説聯想可以解釋審美體驗是不對的,只有審美聯想才與審美體驗相關,只有用審美聯想才能解釋審美體驗。

第二,應該考慮到美有“依存美”和“純粹美”的區別。“純粹美”就是重形式的美,某些藝術品種,由於社會歷史等各種原因,內容已淡化,人們直接感知到的僅是線、形、*、光、聲、質等媒介及其組合方式,如圖案畫、花邊裝飾、建築、陶瓷造型等等,就是以形式感取勝的“純粹美”,對於這些藝術品的欣賞,只能靠藝術直覺,而不能靠審美聯想。要是運用聯想,就會離開特定的藝術世界,審美體驗也就立刻消失了。與審美聯想相契合的往往是“依存美”。所謂“依存美”就是重內容的美,像小説、戲劇、散文和古典詩歌等等,人們欣賞這類藝術品,就不能不借助審美聯想,只有在審美聯想中,作品所描繪的形象和形象體系,才能在欣賞者的頭腦中呈現出來,而欣賞者也才能沉入藝術世界,並獲得審美愉悦。審美聯想是審美活動中實際存在的、不可缺少的。

(選自《*社會科學報》,有刪改)

8.     根據材料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莊子·秋水》中,莊子把自己出遊中體驗到的快樂之情移置到魚身上,覺得魚在出遊時也是快樂的。這實際上是莊子對自己感情的對象化享受。 B.在審美移情説看來,人的審美體驗是主體在對客觀對象的欣賞中,觸生出千種情緒、萬般感受,從而體驗到審美對象所具有的獨特的審美價值。 C.藝術家強調的"師法自然",是指進行藝術創作要從自然中獲取美的要素以及創作的靈感。 D.小石潭的悽清、荷塘月*的寧靜、岳陽樓的*晴是人與客觀景物溝通、交流、融合的產物。 9.根據材料三,下列不屬於“非審美聯想”的一項是(   ) A.見到博物館展出的清代官窯瓷器,就聯想到它比金子還值錢。 B.見到西湖中魚兒遊動,就聯想到今天晚餐也許會有紅燒鯉魚。 C.讀到賀知章的"二月春風似剪*",就聯想到花匠用剪子精巧地把柳葉剪成綠絲絛。 D.讀到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就聯想到草長鶯飛的春季美景。 10.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對移情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等詩句,都體現了審美移情,是詩人把自己體驗過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結果。 B.鄭板橋《竹石》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從審美移情看,詩人審美欣賞的對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畫家文與可畫竹時,"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身與竹化"所強調的是竹已化為畫家的精神,獲得了人的生命存在。這是移情中出現的物我兩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中,南宋詞人*棄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嫵媚起來。此時主體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屬於青山的。

【回答】

9.     B “觸生出千種情緒、萬般感受”錯。“審美體驗作為一種審美享受,所欣賞併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觀的對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9.C句聯想的內容,是在一首清新的詠柳詩的情境中,按詩所提供的獨特情感定向地進行聯想的。其它三項則純屬隨意的、無定向的、不受控制的聯想。 10.D項中“主體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屬於青山的”錯。移情過程中,主體的情感不可能只屬於客體青山。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mo/exercises/5504w1.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