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三)古代詩歌閲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閲讀下面這首晉詩,完成14〜15題。擬古(其七)陶淵明日暮天無雲,...

 (三)古代詩歌閲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閲讀下面這首晉詩,完成14〜15題。擬古(其七)陶淵明日暮天無雲,...

問題詳情:

 (三)古代詩歌閲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閲讀下面這首晉詩,完成14〜15題。擬古(其七)陶淵明日暮天無雲,...

 (三)古代詩歌閲讀(本題共2小題,11分)

閲讀下面這首晉詩,完成14〜15題。

擬古(其七)

陶淵明

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歎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16.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這是一首仿擬同類題材的古詩而創作的詩歌,本詩承襲了從屈原到《古洋十九首》, 再到曹植所形成的借“美人”來抒寫自己情感的文學傳統。

B.開頭兩句寫春天日暮時分的景象,天空明淨澄澈,春風輕柔温和,構畫出一幅自然春意融融、人物心曠神怡的沐春圖,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

C.在這美好的淸夜,一位佳人一邊飲酒一邊唱歌,直到天明。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 美並具*寫足了“信可樂也”的情緒,也為後篇的抒情蓄勢。

D.五、六兩句樂極悲來,寫佳人唱完歌后發出長長的歎息,善感的心中湧出種種複雜的思緒:如此的美麗春夜又能存在幾時?自己的芳華又能保持多久?

E.這首詩具有隱喻的意味,結尾處佳人發出的對世間美好事物難以恆常的感喟,其實也是作者的心聲,顯見歸隱田園的陶淵明仍然難忘世事,內心並不曠達超脱。

17“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兩句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回答】

16. BE

(B“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有誤,全詩的感情有先樂後衰的明顯轉變;E由這句詩便推導出陶淵明歸隱田園後“內心並不曠達超脱”的説法過於武斷,認識到生命的無常與內心的曠達超脱與否並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繫,詩人的心情會因時因地因境而變化。)

17.

①運用疊詞和襯托手法寫景,運用“皎皎”狀月,並以雲相托,用“灼灼”寫花,兼以葉相襯,生動傳神地寫出花月交輝的美好景象。(疊詞和襯托,各寫出一個即可)

②運用比喻手法,以月和花之美來比佳人正值青春年華,靚麗動人,享受生命和生活的美好。

③以樂襯哀,眼前如花似月的一切越美好,越能反襯下面詩句“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所表達的抒情主人公的惶恐,失意和焦慮。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mo/exercises/9gjkp3.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