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書籍語錄

> 《說來話兒長》經典語錄

《說來話兒長》經典語錄

《說來話兒長》經典語錄

《說來話兒長》(精)作者知識廣博,視野廣闊,信手拈來,涉筆成趣,無論是談“便便”,還是談“那話兒”,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說來話兒長》(精)為作者在《永珍》雜誌上的專欄文字的結集。全書正文收文五篇,前冠以黃永玉的序《出恭如也》及黃手繪的“出恭十二圖”。從*圖及序可以看出,全書的主題正在於人類的“出口”。*人講究“進口”,而對“出口”之事不太在意。在長達兩千年的文明長河裡,此等汙穢之語絕少見諸記載,只有少數發生在廁所裡的事故借史冊流傳至今,如《左傳》記載:“晉侯將食,張,如廁,陷而卒。”歐洲留下來的資料多,我們因此看到許多令今人瞠目的細節。在中世紀,雖然有法律明令禁止,巴黎人仍然當街傾倒糞便,致使巴黎有“臭都”之稱;別的城市也好不了多少,在思想璀璨、群星閃耀的啟蒙時代,歐洲的城市還是汙穢連天,大街小巷堆滿了無法處理的糞便;“太陽王”路易十四居然有坐在馬桶上接待王宮貴族的癖好;倫敦橋最初是公共廁所,汙物直接落入下面的泰晤士河;歐洲城堡*的護城河,因為積滿了城堡主人的糞便,倒是真正起到了防止外敵入侵的作用。作者知識廣博,視野廣闊,信手拈來,涉筆成趣,無論是談“便便”,還是談“那話兒”,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經典語錄

古代廁所惡臭,如廁者怎樣闢臭?尚秉和的書引《世說新語》記:“王敦初尚主,如廁,見漆箱盛幹棗,本以塞鼻,王謂廁上亦下果,食遂至盡。”這是說王敦見用來塞鼻去臭的幹棗,誤為主人廁中侍食之果,遂盡食之。

以棗塞鼻,可減如廁者聞惡臭之味,但卻無法阻止惡臭在廁中擴散,皇胄貴族富裕人家如廁,便要更衣。

其《中世紀歐洲的“便便”業》一節,記巴黎街頭的流動廁所:“巴黎街頭有這樣的景象……,好像今天的流動廁所,但主體是個活生生的人……,他披掛大大的斗篷,身旁左右各放一桶……”任何人有三急時趨前,“他馬上張開斗篷圍住客人,讓客人可以好好隱密地方便,小便用右邊的桶,大便用左邊的桶。”又說:“一七三〇年路易十五世時代,有人獨創折式廁所,他手持錫制馬桶及足夠把正在方便的客人包住的大布,巡行街頭。”用家每次付二蘇(sou,最低單位的錢*,大概和便士及仙差不多),容器滿時“廁主”便把之傾倒入塞納河!

標籤: 話兒 經典語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tw/book/4zz9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