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

問題詳情: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智伯,滅智伯之後而三分其地。趙襄子最怨智伯,漆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進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仇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問塗廁之刑人,則豫讓,內持*兵,曰:“欲為智伯報仇!”左右欲誅之。襄子曰:“彼義人也,吾謹避之耳。且智伯亡無後,而其臣欲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卒釋去之。

        居頃之,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曰:“汝非豫讓邪?”曰:“我是也。”其友為泣曰:“以子之才,委質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為所欲,顧不易邪?何乃殘身苦形,欲以求報襄子不亦難乎!”豫讓曰:“既已委質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於所當過之橋下。襄子至橋,馬驚,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使人問之,果豫讓也。於是襄子乃數豫讓曰:“子不嘗事範、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仇,而反委質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獨何以為之報仇之深也?”豫讓曰:“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裹子喟然嘆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莢,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前君已寬赦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願請君之衣而擊之焉,以致報仇之意,則雖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於是襄子大義之,乃使使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死之日趙國志士聞之皆為涕泣

                                                  (節選自《史記·刺客列傳》)

7.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趙襄子最怨智伯  怨:恨

       B 襄子如廁,心動  動:感動

       C 襄子必近幸子  幸:寵信

       D 則雖死不恨  恨:遺憾

8.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              ①天下莫不稱君之賢

              ②頃之,*炎張天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 第2張              ①士為知己者死

              ②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 第3張              ①襄子乃數豫讓曰

              ②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 第4張              ①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②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9. 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豫讓“忠義”和襄子“寬巨集”的一組是(3分)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 第5張              ①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

              ②卒釋去之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 第6張              ①我必為報仇而死

              ②彼義人也,吾謹避之耳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 第7張              ①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

              ②執問塗廁之刑人,則豫讓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 第8張              ①然願請君之衣而擊之焉

              ②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趙與韓、魏合謀滅掉智伯之後,三家分晉。趙襄子雖最痛恨智伯,但卻有感於豫讓對故主智伯的忠誠,把扮作受刑奴隸、試圖為智伯報仇的豫讓放走了。

B 由於未能實現替智伯報仇的意願,豫讓於是希望求得襄子的衣服砍上幾*。襄子很為豫讓的義氣所感動,於是就答應了他的要求。

C 豫讓為了報答範氏和智伯的知遇之恩,決心刺殺襄子。他先是隱身廁中,再是漆身吞炭,後是伏身橋下,但三次行刺都以失敗而告終。

D 豫讓的朋友勸他去委身侍奉襄子,並藉機刺殺襄子,被豫讓拒絕了。豫讓認為既然做了別人的臣子,就應該忠心事主。否則就是不忠,是讓人羞愧的。

【回答】

7.B (動:驚動,感到驚恐)

8.D 者,……的人。(A分別為:①助詞,的;②音節助詞,不譯。B分別為:①介詞,替;②介詞,表被動。C 分別為:①於是,就;②才。)

9.B (A ①不能表明豫讓的“忠義”, C D項中的 ②都不能體現襄子的“寬巨集”。)

10.C (報答的是智伯的知遇之恩。行刺也只有兩次)

附:參考譯文1

豫讓,是晉國人,從前曾經先後臣事範氏和中行氏,但並沒有什麼名聲。他離開之後去替智伯做事,智伯很寵信他。等到智伯攻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聯合起來,滅了智伯。滅智伯之後,他們就三分智伯的土地。趙襄子最恨智伯,所以漆了智伯的頭顱,當作酒器。豫讓逃到山中,自己這樣說道;“唉!士人當為知已的人獻出生命,女人當為愛已的人修飾容貌。現在智伯知遇我,我必須為他報仇而死,來報答他對我的厚愛,那麼我的魂魄才可以不愧對他。”於是他使改換姓名,扮作一個犯罪受刑的奴隸,進入趙襄子宮裡,在廁所中做塗飾粉刷的工作。身上暗藏著短劍,想乘機刺殺趙襄子。襄子到廁所來,突然心驚肉跳,就命左右捉住審問那塗飾廁所的奴隸,知道就是豫讓,他身內藏著短劍,說要為智伯報仇,趙襄子左右的人都要殺他,襄子卻說:“他是個有義氣的人,我以後留意避開他就是了。況且智伯死了以後,沒有後代,他的臣子想為他報仇,這是天下的賢能之士呀!”結果放他走了。

過了不久,豫讓又塗漆使身體長滿惡瘡,吞炭使聲音變得沙啞,讓自己的形狀不能被人辨認出來。他在市上行走求乞,連他的妻子也不認識他了。走去見他友人,他友人辨認出是他,說:“你不是豫讓嗎?”豫讓說:“我是的,”他友人為他流淚說:“以你的才能,委身去侍奉襄子為臣,襄子必定會親近寵信你的。(到那時,)你便可做你想做的事,難道不是更客易嗎?為什麼定要殘害身體,改變形狀?像這樣想法報復襄子,不是很困難嗎?”豫讓說:“既然已經委身事人,還想殺他,這便是存了不忠心來侍奉他的君王。我這樣做雖然很困難,但(是)(我)這樣做的原因,是(想用我的行為)使天下後世那些做臣子卻懷有二心來服侍他們的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他走了之後,沒有多久,襄子準備外出,豫讓便藏伏在他所必當經過的橋下。襄子到了橋邊,馬忽然,驚跳起來.襄子說:“這必定是豫讓想刺殺我。”使人搜查,果然是豫讓。於是襄子就列舉罪過指責他說:“您不是曾經侍奉過犯氏、中行氏嗎?智伯把他們都消滅了,而您不替他們報仇,反而託身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經死了,您為什麼單單如此急切地為他報仇呢?”豫讓說:“我侍奉範氏、中行氏,他們都把我當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至於智伯,他把我當作國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國士那樣報答他。”襄子不覺長嘆一聲,流下同情的淚說:“唉!豫先生,你為智伯的事盡忠,已經成名了;而我對你的饒恕,也已仁至義盡。”豫讓說:“我聽說賢明的君王,不掩蓋人家的美德;而忠心的臣子,有為名節捐軀的道義。從前您已寬恕放過了我,天下的人莫不稱頌您的賢德。今天的事情,我本來應伏罪受誅,但還希望求得您的衣服,砍它幾*,來聊且表示我替智伯報仇的意願,如此雖死也不覺遺憾了。這不是我所能希望得到的,只是我斗膽說出衷心的話。” 於是襄子非常讚賞他的俠義,就派人拿著自己的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劍跳了三下來擊刺它,說:“我可以報答智伯於地下了。於是橫劍自殺。死的那天,趙國的志士聽到這件事都為他痛哭流涕。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tw/exercises/1ly5p0.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