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閱讀材料,完成小題。先生注於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乙宋人早有定論。惟張叔夏...

閱讀材料,完成小題。先生注於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乙宋人早有定論。惟張叔夏...

問題詳情:

閱讀材料,完成小題。先生注於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乙宋人早有定論。惟張叔夏...

閱讀材料,完成小題。

先生注於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乙宋人早有定論。惟張叔夏病其意趣不高遠。然宋人如歐、蘇、秦、黃,高則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軒可比昌黎,而詞中老杜,則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為猶當也。

(選自《人間詞話》)

(注)先生:即周邦彥

1.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5處)

先生於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乙宋人早有定論。

2.“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一句中 “摩詰”指________,“耆卿”指_______。

3.作者認為“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為猶當也。”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

【回答】

1.    先生於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乙/宋人早有定論   

2.    王維、    柳永。   

3.    周邦彥作品本身精工博大;以宋詞和唐詩比,柳永(耆卿)只可和白樂天比,而詞中老杜,則非周邦彥不可   

【解析】

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時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詞和虛詞,根據其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斷出斷句的正確劃分;同時注意句子中對仗的地方,根據句式特點斷句是最簡潔的方法。句中“然”錶轉折,前面斷開;“平生著述”為陳述物件,前面斷開;“以樂府為第一”是固定搭配,此處斷開;“詞人”“宋人”為陳述物件,中間斷開。這句話意思是:周邦彥關注詩文創作,沒有不擅長的,但沒有擺脫古人的辦法。平生的著作,自認為是樂府第一。詞人的等級,宋代人早就有斷論。

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做此題時,要求考生在調動平時學習的時候要放開眼界,多去關注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尤其是課本的註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語境的含義作答,關注某一個細節或者某一個用詞上出現的瑕疵和陷阱。此題要求答出“秦”“摩詰”分別指誰,根據記憶可以答出秦觀、王維。

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重點考察對事件原因的概括。解答此題,要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根據文中的關鍵詞語概括即可。可以從原文中找出相關語句“耆卿似樂天”“詞中老杜,則非先生不可”,據此概括要點即可。

參考譯文:

周邦彥關注詩文創作,沒有不擅長的,但沒有擺脫古人的辦法。平生的著作,自認為是樂府第一。詞人的等級,宋代人早就有斷論,只有張叔夏指責他旨意和情趣不夠高尚遠大。但是宋人像歐陽修、蘇軾、秦觀、黃庭堅的詩,高尚是高尚,但精緻、廣博、遠大,都比不上先生。所以拿宋詞比較唐詩,那麼東坡先生類似李白,歐陽修、秦觀類似王唯,柳永類似白居易,賀鑄、晏幾道是大曆年間十大才子之類的人。南宋只有一個*棄疾可以和韓愈相比,而詞中的杜甫,是除了先生不可以比擬的。古人拿柳永比杜甫,不一定恰當啊。

【點睛】

斷句是考查文言文的傳統方式,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讀,要綜合運用古漢語字詞句及古代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識,因而斷句能力高低,成了閱讀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對文言文斷句,最基本的在於對通篇文章的領會。所以,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後逐步縮小範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藉和語境(上下文)的關係,作出相應調整。切忌一邊看一邊點,這很可能產生誤讀、曲解。

知識點:*古代文學 近代

題型:文言文閱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tw/exercises/9gm9y2.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