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9.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的題目。自湘東驛遵陸至蘆溪①査慎行黃花古渡接蘆溪,行過萍鄉路漸低。吠犬鳴雞村遠近,...

9.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的題目。自湘東驛遵陸至蘆溪①査慎行黃花古渡接蘆溪,行過萍鄉路漸低。吠犬鳴雞村遠近,...

問題詳情:

9.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的題目。自湘東驛遵陸至蘆溪①査慎行黃花古渡接蘆溪,行過萍鄉路漸低。吠犬鳴雞村遠近,...

9.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自湘東驛遵陸至蘆溪①

査慎行

黃花古渡接蘆溪,行過萍鄉路漸低。

吠犬鳴雞村遠近,乳鵝新鴨岸東西。

絲繅②細雨沾衣潤,*剪良苗出水齊。

猶與湖南風土近,春深無處不耕犁。

【注】①“湘東驛”,即是湖南東部的黃花渡。“蘆溪”,清朝時的一個鎮子,位於*西萍鄉東部。②繅,煮繭抽絲。絲繅,即蠶絲。

(1)本詩頷聯的寫景主要採用了什麼手法?請簡要分析。

(2)全詩寫出了蘆溪什麼樣的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回答】

(1)白描(1分):錯落有致的村子裡,傳來雞鳴*叫的聲音;綠草絨絨的河岸上,出生不久的小鵝和小鴨在兩岸悠閒覓食。(2分)頷聯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一幅水鄉田園風景畫,讓人感受到一派祥和、寧靜、新鮮的生活氣息。(2分)或:視聽結合(多種感官結合)(1分):沿途所聞是雞鳴*叫的聲音,沿途所見是出生不久的小鵝和小鴨在兩岸悠閒覓食的身影。(2分)頷聯用視聽結合的手法描繪了一幅水鄉田園風景畫,讓人感受到一派祥和、寧靜、新鮮的生活氣息。(2分)

(手法1分,具體說明2分,手法的作用2分)

(2)①祥和(*)、寧靜(安寧)、新鮮(清新)【頷聯】;舒適(清涼)、充滿生機(或:生機勃勃)【頸聯】;農耕(春耕、耕作)繁忙(忙碌)【尾聯】。(3分,答對三處中的一處得1分,答對兩處得2分。對頷聯、頸聯的概括有一個準確的詞語即可。)②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田園(或:農家、農村)生活(1分)的熱愛(喜愛、嚮往)(1分),對百姓勤勞(1分)的讚美(1分)。(2分,答對前兩個要點或後兩個要點即可得2分。)

【解析】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本詩頷聯的寫景主要採用了什麼手法”,這是考查詩歌的技巧,且是描寫技巧。頷聯“吠犬鳴雞村遠近,乳鵝新鴨岸東西”,這是詩人所見到的最富有生機的景狀之一。他邊走邊聽邊看:“村子錯落有致,時不時聽到有雞鳴*叫聲傳入耳中,是那麼的熟悉;河岸上綠草絨絨,看到的是出生不久的小鵝和小鴨在河兩岸悠閒覓食,又是如此的恬靜。”這兩句反映的是康熙年間*歷經戰亂後生活逐步穩定、社會經濟日漸繁榮的實情。更是一幅典型的*南水鄉田園風景畫。“吠犬鳴雞”側耳聽,“乳鵝新鴨”細一看,通過不同的感官,感受到一派祥和平靜、新鮮的生活氣息。後一句從新生命的勃勃生機中暗示著一個歷經戰亂後生產發展、*生活穩定的社會的來到,從“乳鵝新鴨”可以看出詩人對*南水鄉的欣賞與讚美。作為足跡踏遍大*南北又博覽群書的查慎行來說,對於國家的現況他是知道的,*生活剛剛穩定他也是瞭解的。一個“乳”字和“新”字就足已表達了他對戰亂後的社會重建充滿了信心和希望,也才有了詩人面對這*南美好風光,借物寓情,賦詩吟唱的這份閒情逸致。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分析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區分鑑賞要求,即試卷設題是要我們從修辭角度,還是表現手法角度,還是描寫手法,還是兼而有之。比如本題,題幹說“本詩頷聯的寫景主要採用了什麼手法”,這是針對描寫技巧來設題,描寫手法包括細節、白描、動靜、虛實等題幹明確了答題的方向,考生只要結合具體的詩句來分析即可。(1)必須準確的指出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或何種技巧。其次才是對相關表達技巧的具體的鑑賞。(2)結合相關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容,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3)說說作者採取這種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釋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怎樣的旨趣。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在鑑賞過程中的語言表述必須是將詩歌的意境解釋和形式技巧的鑑賞結合在一起的流暢優美的賞析。解題格式: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試題分析】從題幹來看,考生應首先答出“蘆溪”的特點,再回答詩人的情感。題目“湘東驛遵陸至蘆溪”,說的是仲春時分,詩人自“湘東驛”的“黃花渡”下船後經陸路到達蘆溪後所看到的景象。“遵陸”,指沿著陸路,走陸路。“驛”,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的人和過往官員中途換馬或歇宿的地方;“湘東驛”,即是湘東的“黃花渡”。蘆溪,清朝時的一個鎮子,位於萍鄉東部。現為蘆溪縣;從題目上來看,詩人開門見山地就把此次要寫的範圍鎖定在萍鄉到蘆溪這一段路上的見聞。查慎行的這首七言律詩,語言清新明快、簡潔質樸;寓意率真、自然流暢,無引經據典,讀來倍感親切;採取以景入詩,借景寓情的手法,對眼前所見景物信手拈來,無不稱妙;本詩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詩中有畫,畫裡藏詩;中二聯對仗工整,又自然流暢,毫無雕琢之感,更是令人拍案稱奇。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鑑賞詩歌中的形象,需要先找出寫該形象的詩句,然後再具體分析。頜聯“吠犬鳴雞村遠近,乳鵝新鴨岸東西”,這是詩人所見到的最富有生機的景狀之一。這兩句反映的是康熙年間*歷經戰亂後生活逐步穩定,社會經濟日漸繁榮的實情。“絲繅細雨沾衣潤,*剪良苗出水齊”,此聯寫的是自然現象和植物。進一步展現*南水鄉的特點。雨如絲繅,秧如*剪,這兩個比喻煞是貼切。原來是這裡的優雅、迷人的景緻引發了詩人的濃厚興致。“猶與湖南風土似,春深無處不耕犁”,全詩前三聯都是寫景,唯尾聯才得出結論,指出此處的風俗習慣、氣候與湖南近似。這兩句寫出了詩人所感:穀雨過後,處處桃紅柳綠,犁鏵翻土的農耕景象。牛在畫中走,人在畫裡遊,把*南水鄉的農耕景象勾勒得栩栩如生,詩中沒說一個牛字,也沒點一個人字,但讀來就是牛耕在田、人聲鼎沸熱鬧場景,好一幅如詩如夢的*南春耕圖!果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來感同身受,過目難忘。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tw/exercises/eloee2.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