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天人合一”思想影響下,我國古人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逐漸形成了“...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天人合一”思想影響下,我國古人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逐漸形成了“...

問題詳情: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天人合一”思想影響下,我國古人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逐漸形成了“...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天人合一”思想影響下,我國古人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逐漸形成了“取之有時, 用之有節”的觀念。 西漢時,貢禹說:如果“斬伐林木”沒有節制的話,會有水旱之災。 晁錯指出,“焚林斬木不時, 命曰傷地(破壞地力)”。 宋、明王朝在邊境地區廣種邊防林作為天然屏障。 清代丁輔臣《勸民種樹俚語》以俚語的 形式要求黃土高坡的居民在“莊前莊後,山澗溝坡,多栽些楊、柳、榆、杏各樣樹科”,因為它們“能吸雲雨,能補地 缺,能培風水,能興村落”。

——摘編自《*傳統森林觀淺議》

材料二  對於北美殖民者來說,東部的茂密森林是擋在他們前進路上的障礙,隱天蔽日的森林代表著印第安 人的威脅,“印第安人同那些該死的森林一樣,必須當作文化進步的敵人加以消滅”,森林開始大片消失。 至 19 世紀後半葉,美國人仍認為美國地大物博,自然資源取之不竭,這成為礦業、鐵路巨頭牟利之口號,70 年代後期至 19 世紀末,鐵路消耗了木材年產量的 20%~25%。 19 世紀中期,紐約州的農民以砍伐柴薪出售給城市居民為重要收 入來源。 1889 年,美國前內政部部長舒爾茨*告說:“從緬因州到加利福尼亞州,從墨西哥灣到普吉特海灣,美國將不再有值得一提的森林。”

——摘編自《前平肖時代美國的森林資源保護思想》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傳統森林觀並指出其歷史意義。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美國森林危機出現的原因,談談古代*與近代美國不同森林觀對後世 有何啟示。

【回答】

(1)森林觀:對 森林的利用和保護相結合:”取之有時,用之有節"。歷史意義:有利於弘揚儒道等傳統文化思想;有利於防止自然災害,發展農業生產有利於加強邊防安全;有利於良好居住環境的建設。

(2)原因:殖民擴張的需要;相信資源不竭之說;工業*的需要;城市化的影響。啟示:要敬畏自然,放棄自然資源用之不竭的思想;適度利用自然資源。才能帶來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言之有理即可)

【詳解】

(1)森林觀:根據材料“我國古人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逐漸形成了‘取之有時, 用之有節’的觀念”可知,對森林的利用和保護相結合,“取之有時,用之有節”。歷史意義:節用思想是傳統儒道思想融合的產物,因此傳統森林觀有利於弘揚儒道等傳統文化思想;根據材料“宋、明王朝在邊境地區廣種邊防林作為天然屏障”可知,有利於防止自然災害,發展農業生產有利於加強邊防安全;根據材料 “能吸雲雨,能補地 缺,能培風水,能興村落” 可知,有利於良好居住環境的建設。

(2)原因:根據材料“對於北美殖民者來說,東部的茂密森林是擋在他們前進路上的障礙”可知,殖民擴張的需要;根據材料“美國人仍認為美國地大物博,自然資源取之不竭,這成為礦業、鐵路巨頭牟利之口號”可知,相信資源不竭之說;根據材料“70 年代後期至 19 世紀末,鐵路消耗了木材年產量的 20%~25%”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鐵路枕木所需,因此工業*的需要促成了森林的消失;根據材料“19 世紀中期,紐約州的農民以砍伐柴薪出售給城市居民為重要收 入來源”可知,城市化的影響。啟示:開放*試題,從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分析即可。

知識點:生態保護、環境保護

題型:綜合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tw/exercises/m2e32e.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