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300餘年前,顧炎武先生批評兩晉亡於清談,後人有“空談誤國”之說;300餘年後,**人自勉於史,在“空談...

300餘年前,顧炎武先生批評兩晉亡於清談,後人有“空談誤國”之說;300餘年後,**人自勉於史,在“空談...

問題詳情:

300餘年前,顧炎武先生批評兩晉亡於清談,後人有“空談誤國”之說;300餘年後,**人自勉於史,在“空談...

300餘年前,顧炎武先生批評兩晉亡於清談,後人有“空談誤國”之說;300餘年後,**人自勉於史,在“空談誤國”的清醒之外,*同志更強調“實幹興邦”。從哲學的角度看,“空談”之所以會“誤國”是因為

①沒有認識到實踐才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     ②割裂了理論和實踐的聯絡

③沒有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④否認了事物是普遍聯絡的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回答】

【*】C

【解析】

試題分析:獲得認識的途徑有二,一是直接經驗,二是間接經驗,故①項說法錯誤,不能入選。“空談誤國”就在於批評割裂“知”與“行”關係的行為;脫離實際的空談、脫離實踐的空談,沒有從實際出發、沒有實實在在的行動,所以會“誤國”。由此可見,②③兩項符合題意,可以入選。④項不符合題意,故不能入選。因此,*是C項。

知識點: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求索真理的歷程

題型:選擇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tw/exercises/p3d56k.html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