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千层底李佩甫见他娘有男人,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千层底李佩甫见他娘有男人,却...

问题详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千层底李佩甫见他娘有男人,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千层底

李佩甫

见他娘有男人,却过的是没有男人的日子。

    男人当年推着独轮车去禹县送草*,说是七日方回。走时还捎了土坯,俗称

“娘娘土”,路上喝茶时捻一块土沫放在碗里,消灾。可他一去没回来,后来有人

说他被动路的劫了,也有的说他被当兵的抓了,再后就有人说他去了*。兵慌马

乱的,谁也说不清,都说人没死。

    人没死就不算寡妇。

    新媳妇守空房是很愁人的,好在有了见儿。开初,娃儿小,上有老人,下有娃

儿伴着,也不觉得太苦。就日日盼着。夜里醒来,听见门响,就以为是男人回来了。

匆匆开了门,大月明地儿,风凉凉的,树影婆姿心里一寒,有泪。开了几次门,不

见人,亲亲娃儿,就又睡了。

    娃儿一点一点长,慢慢能叫娘了,离身了。白日好说,有活儿忙着,夜里空落

落的,难熬。那日子像磨一样,推着推着,就推不动了。就想,小孩嘴里吐实话,

问问娃儿吧。就把娃儿叫过来,问:

    “娃,你爹啥时能回来?”

    娃儿没见过爹,娃儿愣愣的。

    娘就说:“你说个数?”

    娃儿看看娘,就说个数,娃儿说:“三。”

    娘先是一喜,觉得日子并不多。尔后就不语了,觉得这不是个好数,是个不吉

利数,不是成双成对的数,娘的脸沉了,过一会儿,娘又问:“娃,你再说个数?”

    娃儿再看看娘,看了很久,说:“三。”

    娘叹口气,眼里泪花花的,转过脸去了。娘还是不甘心,忽又转过脸来,擦擦

眼里的泪,直视着娃儿,说:

    “娃,你再说个数!”

    “三!”

    娘就琢磨这个“三”。想想,又觉得是个好数。爹、娘、儿,加起来不就是三

吗?再说,儿说了三回三,三三见九,九九归一,那是一定回来了。娘又喜了,喜

得心里扑咚扑咚乱跳。往下,她又想,是三天?还是三年?三天太短了,不会那么

短。兴许是三年?

    娘心里有盼头了。夜里睡不着,就起来给男人做鞋。做那千层底布鞋。底儿、

面儿都是用的好布料。知道不急穿,就慢慢做。先糊袼褙子,把布一层一层贴好,

晾干,尔后照着男人的破鞋剪下样儿来,捻下好麻线儿一针一针纳……那鞋底厚,

瓷实,针针见情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子像山一样堆着,一针一针扎过去,日

子就过得快些。此后每年做一双,做好的就放柜里。

    做满三双了,男人仍没信儿。娘就想,兴许是九年?就又做下去,一年一双……

    后来,老人下世了。儿也长大了。娃争气,先上小学,后上中学,上着上着就

上出去了。村里人说,见他娘有福啊,养了个好娃,将来情跟着他享福了。娘笑笑,

心里却很若,家里就剩她一个人了。儿子偶尔回来一次,叫声娘,娘心里很热。看看

娃,爹一样大了,娘心里*,暗暗落泪。过几日,娃走了,娘还是一个人独过。中秋

节了,桌上多放双筷子……这时候,就有人来说合。说人怕是不在了,就是在,也不

会回来了。老德人不错,就过一家吧,有个照应。见他娘心里湿湿的,就说:“叫我想

想。”

     夜里,风呜呜地刮着,见他娘心里很乱。数数柜里的鞋,已有十七双了。十

七个年头,夜夜孤寂,那日子就像是针尖儿上走过来的。老德是个好人,她知道老

德是个好人。老德待人诚,脾气也好。去林子里拾柴,老德常常帮她。老德不多说

闲话,给她拾掇一捆树枝儿,让她背回去烧。想着老德,心说:就不做了吧?但又

看那鞋,一双双在柜里摆着,有半柜那么多了。十七双啊!那十七双鞋叫人喜悦,

是劳动的喜悦,期待的喜悦。那仿佛又是一种奖赏,好像说,看,你已等了那么久

了!……思谋到天亮,见他娘想,已到这份上了,万一回来呢?那一双双不就白做

了?就做吧。就又做了。

    过几日,见他娘又把鞋都翻出来看,一双双摆在床上,摆一大堆。尔后把鞋一

双双标上记号。心说,那一日差点儿就吐口了。要是答应下来,十几年就白熬了。

她想,不能白熬啊,不能白熬。

    做到儿子娶媳妇了。儿子带着城里的女人回来看娘。城里媳妇洋气,花枝枝一

般,还带着洋镜子,也叫一声娘。娘听了心里热热的,就掉泪了。夜里数数柜里的

鞋,已有二十四双了。摸摸,再摸摸……听见儿子跟媳妇在耳房里笑闹,见他娘就

走出屋门,默默地在院里站着。

    叹一声,又叹一声,就望见老德茅屋里的灯亮了。老德也很孤,老德还没睡哪。

这几年,见了老德就很不好意思,就觉得欠了人家什么,勾着头默默地走。可老德

并没有冷他,照常让她去林子里拾柴烧,有时还帮她背回来。进了院,她就说:

“他叔,歇歇,喝碗水吧。”可老德不歇,老德把柴放下就走了,默默地……心说:

人不就一辈子吗?不做吧,不做了。

    想了,就有热热的一股从心里涌出来,浑身躁。见他娘走出院门,走上村街,

来到林子边上,却又站住了。心说:就不做了吗?已做了这么多了,就不做了……

迟疑地站着,想想,再想想,又勾回头走。

    二日,儿叫一声娘,媳妇叫一声娘,叫得她心麻。就着半截烂镜看了,头上已

有白发,脸上的老皱儿一道一道的。心说:老了,还是做吧。万一人回来呢?

    就接着做。纳鞋底已纳得手麻了,针都捏不住,就咬着牙往上扎,扎着扎着就

扎出血来了。见了血,反而愉快了。鞋底上一线线带着红染,那已不是情份了,而

是沉甸甸的一种东西,叫人不能歇手。那鞋底就越纳越密,越纳越瓷实,见他娘就

为这瓷实纳下去……

    那年秋后,见他娘死了。死的时候还坐着纳鞋底呢,一针没穿过去,人就不行

了。村里人连夜给见捎了信,见回来了。埋娘的时候,见翻了翻屋里的东西,也没

找着啥值钱的东西,就见柜子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三十双千层底布鞋。

见哭了……                                (节选自《李佩甫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见没见过爹,当娘问自己爹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时,他心中一愣,就实话实说,说了个“三”字,目的是想给娘一个等待的希望、信念。

B.见他娘一方面为走失的丈夫做鞋等待丈夫归来,一方面又想着老德而停止做鞋,说明见他娘心中犹豫,是个言行、心中口不一的人。

C.小说以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见他娘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她寂寞孤苦的处境。

D.作者除了把自己的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还善于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见他娘的同情与赞美,也表达了对见及周围人的愤慨与不满。

E.发生在见他娘身上的故事很凄凉,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农村传统劳动妇女婚姻生活的忧虑与反思,给人以启迪,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是怎样叙述见他娘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见他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为什么以见看到柜子里的三十双千层底布鞋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回答】

(1)答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A“就实话实说”的理解不太准确,原文“小孩子嘴里吐实是见他娘的心理,不是实际情况。B.”是个言行、心口不一的人”理解有误。D“也表达了对见及周围人的愤慨与不满”错误,原文无此意。)

(2)①以“她”的视角来叙事,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②以“千层底”为话题,引入见他娘的故事,容易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心里活动描写,能随时揭示见他娘“做”与“不做”千层底的矛盾心理;④用前文关于“三”的母子对话作铺垫,引出三十双千层底布鞋的结局,使首尾呼应,故事更完整。

(3)1.独自把孩子养大*,伺候公婆,是个坚强的人;(2分)2.为了等丈夫回来,坚守三十多年,是个拥有执着信念的人;(2分)3.为走失的丈夫每年做一双鞋作为感情的寄托,一做三十双,是个寂寞孤苦的人。(2分)4.心中有苦却想着老德的孤苦,是个善良的人。

(4)1.艺术结构上,水到渠成,以见看到柜子里的三十双千层底布鞋为结尾,点出鞋的数目,与前文呼应,通过儿子的视角,见*自己母亲的一生,余韵悠长,耐人寻味。2.情感表现上,以见看到柜子里的三十双千层底布鞋为结尾,增强了表现见他娘苦难一生的力度,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氛围;3.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见他娘的伟大执着,也反衬她一生寂寞痛苦之深,使见他娘的形象更加丰满。4。思想内容上,从见不理解母亲问话的意思到震惊母亲做鞋的目的,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3qdjg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