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文中最能体现曹刿*远见的一句话是“                             ”;【乙】文中集中体现作者生死观的一句话是“                        ”。

4.曹刿一介布衣,本可在家过着舒适悠闲的生活,他为什么选择帮助鲁庄公抗击齐国的入侵?请结合孟子的观点谈谈你如何看待他这种选择。

                                                                           

                                                                           

【回答】

1 ① 鄙陋,目光短浅   ②通“避”,躲避

2①祭祀用的各种祭品(牲畜、玉器、丝绸等等),我不敢虚夸(虚报、以少报多),一定要对神说实话。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只是贤德的人(有道德的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贤德的人不轻易丧失罢了。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二者不可兼的,舍生而取义者也。

4孟子强调人应该“舍生取义“,选择标准是“义”,而不是“利”。曹刿一介布衣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但这只是个人的私利,于国家的安危,百姓的免遭涂炭的利益没有好处。在国家受到侵略之时,曹刿挺身而出,运用智慧和谋略助国家战胜强敌,保国家和黎民安全,这是站在国家大义上的行为。因此曹刿的选择符合孟子的选择标准。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4w0d8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