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

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

问题详情:

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

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②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_____________。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⑤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⑥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菜最大的特*。

⑦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杂乱。

⑧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        要清欢,找不到宁静*;        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        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        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厅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⑨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⑩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此言极是。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请从文中选择适当的词语或句子为本文命题。

2.请参照前面的句子,在第③自然段的横线上仿写一句话。

3.请将下边句子中空缺的名词各归原位。

备选名词: A.身  B.鼻  C.耳  D.舌

句子: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        要清欢,找不到宁静*;        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        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        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4.请用“清”组成三个不同的双音节词,来分别解释作者在第⑤⑥⑦段中所向往的“清欢”具体指什么。

“清欢”在第⑤段中具体指_____,在第⑥段中具体指_____,在第⑦段中具体指_____。

5.清朝画家盛大士说: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难道说“机智”和“高雅”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容的吗?请你说说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6.积累链接: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最后两句以飞旋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

【回答】

1. 《清欢》(或《人间有味是清欢》)   

2. 示例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落寞遗憾

示例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独寂寞。     

3. C B D A     

4. 清静(或清净)    清淡    清洁(或清爽)   

5. 这里的“机智”与“高雅”并不矛盾。因为本文中的“机智”并没有“机敏”“智慧”之意,而是“世故”“市俗”“势利”“狡黠”之意,所以说,“凡人”多一分“世故”“市俗”“势利”“狡黠”,自然就会少一分“高雅”。     

6.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析】

1.试题分析: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以贯穿文章的线索(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为题;以写作对象(即关键的人、物)为题;以文章的主旨为题;以主要情节为题;也可以到文章中去提炼,抓文章的开头;抓文章的结尾;抓文章的中心句;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本文第一段开篇点题,由苏轼的一阕词引出自己最爱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然后介绍什么是“清欢”以及现代人没有“清欢”,更享受不到“清欢”。最后引用清朝画家盛大士的《溪山卧游录》中的“凡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点明中心。可见,“清欢”贯穿文章的始终,故可以用“清欢”或“人间有味是清欢”为文章的题目。

2.试题分析: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解答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③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本题的仿写要求用诗句表达与“清欢”不同的感触,所以难度较大,需要理解“清欢”的含义,还需要熟记诗句并理解其意思,属于开放*题型,*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联系语境,寻找“暗示”,这里所说的“暗示”,是指文段每句话的意思、文段的语体风格、与空缺词语前后邻近相配的词语等。抓住这些“暗示”,就不难推断出正确*。备选名词为人身体的各个部位,所以,只要明确每一句是从哪个角度去写的,就会顺利填写。“找不到宁静*”“找不到干净空气”“找不到蓼茸蒿笋”“找不到清凉净土”四句话分别从听觉、嗅觉、视觉和触觉。据此,依次填写的是“耳、鼻、舌、身”。故*为:C-B-D-A。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⑤段中点出“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所以“清欢”应该指“清静”;而第⑥段点出“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所以“清欢”应该指“清淡”;第⑦段点出“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达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杂乱”,所以“清欢”应该指“清洁”。据此理解作答。

5.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语句“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中的“机智”与“高雅”需要放到具体的语境之中,联系全文去理解,这里的“机智”通常是褒义词,是“机敏、智慧”的意思,但在本文中用作贬义词,是“世故”“市俗”“势利”“狡黠”的意思,所以说这句话中的“机智”和“高雅”不是对立、互不相容的。据此理解作答。

6.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题目要求默写《滁州西涧》的最后两句,题目要求默写即可。但要注意“急”不能写成“及”,书写要准确无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整首诗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知识点:未分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67w4g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