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  阿史那杜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年十一,以智勇...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  阿史那杜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年十一,以智勇...

问题详情: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  阿史那杜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年十一,以智勇...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

   阿史那杜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年十一,以智勇闻。拜拓设,建牙碛北,与颉利子欲谷设分统铁勒、回纥、仆骨、同罗诸部。处罗卒,哀毁如礼。治众十年,无课敛。或劝厚赋以自奉,答曰:"部落丰余,于我足矣。"故首领咸爱之。

贞观元年,铁勒、回纥、薛延陀等叛,败欲谷设于马猎山,社尔助击之,弗胜。明年,将余众西保可汗浮图城。会颉利灭,西突厥统叶护又死,奚利必咄陆可汗与泥孰争国,社尔引兵袭之,得其半国,有众十余万,乃自号都布可汗。十年入朝,授左骁卫大将*,处其部于灵州。诏尚衡阳长公主,为驸马都尉,典卫屯兵。十四年,以交河道行*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以未奉诏秋毫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所取皆老弱陈弊。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杂*千段,诏检校北门左屯营,封毕国公。从征辽东,中流矢,揠去复战,所部奋厉,皆有功。还,擢兼鸿胪卿。

二十一年,以昆丘道行*大总管讨龟兹。师次西突厥,击处蜜、处月,败之。入自焉耆西,兵出不意,龟兹震恐。进屯碛石,伊州刺史韩威以千骑先进,右骁卫将*曹继叔次之。至多褐城,其王率众五万拒战。威阳却,王悉兵逐北,威与继叔合,殊死战,大破之。社尔因拔都城,王轻骑遁。留郭孝恪守,自率精骑追蹑,行六百里。王据大拨换城,婴险自固。攻凡四十日,入之,擒其王,并下五大城。遣左卫郎将徇诸酋长,示祸福,降者七十余城,宣谕威信,莫不欢服。刻石纪功而还。因说于阗王入朝,王献马畜三百饷*,西突厥、焉耆、安国皆争犒师。孝恪之在*,床帷器用多饰金玉,以遗社尔,社尔不受。帝闻,曰:"二将优劣,不复问人矣。"帝崩,请以身殉,卫陵寝,高宗不许。迁右卫大将*。永徽六年卒,赠辅国大将*、并州都督,陪葬昭陵,治冢象葱山,谥曰元。

(选自《新唐书•阿史那杜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以交河道行*/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以未奉诏/秋毫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所取皆老弱陈弊

B. 以交河道行*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以未奉诏/秋毫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所取/皆老弱陈弊

C. 以交河道行*/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以未奉诏/秋毫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所取/皆老弱陈弊

D. 以交河道行*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以未奉诏/秋毫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所取皆老弱陈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可汗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古代匈奴、鲜卑、回纥、突厥、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首领皆称可汗。

B. 驸马都尉,官名。由于魏、晋时帝婿何晏、王济曾担任此职,后世以此法为常规,凡与公主结婚,都拜其为驸马都尉,简称驸马。

C. 刻石记功是古代的一种传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故亦称为“燕然勒功”或“燕然勒石”。

D. 殉是用人殉葬,殉葬人有被活埋的,也有被杀或自杀后陪葬的。*的殉葬制度,最早应始于殷商时期。汉唐两朝为陪葬制度,即让皇亲国戚和达官显宦死后陪葬皇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社尔知礼宽仁,爱护部族民众。社尔父亲过世后,他按照礼节表达极度的哀思,担任拓设十年之中,不收捐赋杂税以供己用,深受各部首领爱戴。

B. 社尔素有谋略,善于把握战机。奚利必咄陆可汗与泥孰相争时,社尔率*偷袭他们,夺得大量土地和民众;也曾出其不意从焉耆西出兵进攻,引起龟兹恐慌。

C. 社尔效忠唐朝,深得君王信任。贞观十年,社尔以可汗的身份归附唐朝,被授予左骁卫大将*,后又受诏迎取衡阳长公主,又因为廉洁被太宗封为毕国公。

D. 社尔坚守道义,堪为人臣楷模。社尔曾拒绝*中郭孝恪赠送的金玉器物;太宗驾崩后他要求为其殉葬守陵,不被允许,直到高宗时才得其所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阳却,王悉兵逐北,威与继叔合,殊死战,大破之。(5分)

(2)遣左卫郎将徇诸酋长,示祸福,降者七十余城,宣谕威信,莫不欢服。(5分)

【回答】

10.D     11.A      12.D

13.(1)韩威假装退却,龟兹王率领所有的兵士追赶“败*”,韩威与曹继叔会合一处,拼死作战,**地击败了龟兹王的*队。(2)社尔派遣左卫郎将向各位酋长宣告旨意,向他们说明祸福,有七十多个城的人投降,让他们知晓威严信用,没有人不欢心臣服。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的词语,本题中标志*的词语有“诸将”“以”“见”“然”。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试题分析:可汗,又称大汗,简称汗,源于王朝、神灵和上天,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记载于《宋书》,类似于汉字的天子;古代北亚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首领皆称可汗。最初,这个称呼是部落里部众对首领的尊称。

12.试题分析:D. 社尔坚守道义,堪为人臣楷模。社尔曾拒绝*中郭孝恪赠送的金玉器物;太宗驾崩后他要求为其殉葬守陵,不被允许,直到高宗时才得其所愿。曲解文意,不是高宗时就如愿以偿。

13.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却,退却;王悉兵逐北,败*;大破,击败。(2)遣,派遣;示,说明祸福;宣,知晓。

参考译文:

阿史那社尔,姓阿史那,名叫社尔。阿史那是突厥十姓部落的首姓,突厥可汗都是从首姓里产生的。到了隋唐时代,他们有好些人迁移到内地去住,有的人按照汉族姓氏习惯,改姓史了,象初唐名将史大奈就是一个例子。

阿史那社尔,由于他是处罗可汗的儿子,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和颉利可汗的儿子欲谷设,分别统领铁勒、回纥、仆骨、同罗各个部落了。他父亲死后,在他治理下的部落里,足有十年没有征收过苛捐杂税;因而,他领导下的部落都很拥护他。

唐太宗贞观二年(也就是公元628年),西突厥发生了内乱,阿史那社尔率兵前往平定,从那以后,他便自立名号都布可汗。贞观十年,他率领部落进关,唐太宗任命他为左骁卫大将*。并且把他的部落妥善地安置在了灵州。(唐朝灵州的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宁夏的西北部地区。)不久,唐太宗又把自己的亲姐妹、衡阳长公主嫁给阿史那社尔,拜他为驸马都尉。

贞观十四年,高昌王曲文泰勾结西突厥反动统抬集团,截断了唐朝通往中亚的交通线,并且多次抢劫过往的商队,杀害使节,严重地破坏了巾西关系。迫不得已,唐太宗便任命兵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大总管,阿史那社尔为交河道行*总管,率兵前往高昌,兴师问罪,扫除障碍。高昌就在今天的吐鲁番一带,他们的*官职称做交河道行*总管,是因为从前隋朝在那里设置过交河郡。

唐太宗在派兵讨曲文泰之前,曾经多次劝告他不要和西突厥一起胡做非为,曲文泰置之不理。后来又请他到长安去访问,他做贼心虚,拒绝了邀请。这回曲文泰听说唐朝派兵来讨他,他又企图顽抗,煽动和他结伙抢劫的官吏说,不要怕,唐朝*队要到咱们这里来,途中要经过一两千里长的大戈壁、大沙漠,那里连水草都没有,冬天特别冷,夏天又热得出奇,人走到那里不是饿死也得渴死,就是剩下几个活的,也顶不了大事,只要咱们四门紧闭,饿上他二十天也就全完了。

可是没过多久,侯君集和阿史那社尔就率领大*开到了高昌城下。当时正赶上曲文泰死了,他的儿子曲智盛继承王位,率领百官给他父亲料理丧事。高昌的老百姓对曲文泰父子勾结西突厥背信弃义的行为早就怀恨在心。这次一看到唐朝*派兵前来问罪,而且带兵官又有高昌*爱戴的阿史那社尔,他们就暗地把城里情况报告给唐朝*队,建议阿史那社尔趁机一网打尽,不要留下后患。

阿史那社尔和侯君集一研究,认为他们既然是唐朝*前来问罪的,就应当让高昌的臣民心服口服,不主张用偷袭的办法取胜。因此他们采取了先礼后兵的作法,派人通知曲文泰的儿子曲智盛说:你要是知过必改,就应该出城请罪,我们可以从宽发落,如果顽抗,那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曲智盛见到信后,不但毫无悔改之心,反而妄想和西突蹶联合,造成挟攻之势来消灭唐朝*队。可是,强盗之间的联盟是靠不住的。西突厥的反动统治集团,一见高昌被唐朝大*包围,早就惊慌逃跑了。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8d23nl.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