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一)周浚,字开林,汝南安*也。浚*果烈。以才理见知,有人伦鉴识。乡人史曜素微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一)周浚,字开林,汝南安*也。浚*果烈。以才理见知,有人伦鉴识。乡人史曜素微贱...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一)周浚,字开林,汝南安*也。浚*果烈。以才理见知,有人伦鉴识。乡人史曜素微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周浚,字开林,汝南安*也。浚*果烈。以才理见知,有人伦鉴识。乡人史曜素微贱,众所未知,浚独引之为友,遂以妹妻之,曜竟有名于世。浚初不应州郡之辟,后仕魏为尚书郎。累迁御史中丞,拜折冲将*、扬州刺史,封*阳侯。随王浑伐吴,攻破*西屯戍,与孙皓中*大战,斩伪丞相张悌等首级数千,俘馘万计,进*屯于横*。时闻龙骧将*王濬既破上方,别驾何恽说浚曰:“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今王龙骧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顺流而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见矣。窃谓宜速渡*,直指建邺,大*卒至,夺其胆气,可不战而擒。”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浚固使白之,浑果曰:“受诏但令*北抗衡吴*,不使轻进。贵州虽武,岂能独平*东!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节度,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所谓受命不受辞也。今渡*必全克获,将有何虑?若疑于不济,不可谓智;知而不行,不可谓忠,实鄙州上下所以恨恨也。”浑执不听。居无何而濬至,浑召之不来,乃直指三山,孙皓遂降于濬。浑深恨之,而欲与濬争功。恽笺与浚。浚得笺,即谏止浑,浑不能纳,遂相表奏。浚既济*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明年,移镇秣陵。时吴初平,屡有逃亡者,频讨平之。宾礼故老,搜求俊乂,甚有威德,吴人悦服。初,吴之未平也,浚在弋阳,南北为互市,而诸将多相袭夺以为功。吴将蔡敏守于沔中,其兄珪为将在秣陵,与敏书曰:“古者兵交,使在其间,*国固当举信义以相高。而闻疆场之上,往往有袭夺互市,甚不可行,弟慎无为小利而忘大备也。”候者得珪书以呈浚,浚曰:“君子也。”及渡*,求珪,得之,问其本,曰:“汝南人也。”浚戏之曰:“吾固疑吴无君子,而卿果吾乡人。”迁侍中。武帝问浚:“卿宗后生,称谁为可?”答曰:“臣叔父子恢,称重臣宗;从父子馥,称清臣宗。”帝并召用。浚转少府,以本官领将作大匠。改营宗庙讫,增邑五百户。后代王浑为使持节、都督扬州诸*事、安东将*,卒于位。

(摘编自《晋书·周浚传》)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浚既济*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B.浚既济*/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C.浚既济*/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D.浚既济*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古代官职名,汉武帝时在全国分设十三部(州),每部(州)设置刺史一人,巡行郡县,“刺”有检核问事之意。

B.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据学界考*,周代宗庙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可以设宗庙,其余人则不准设庙。

C.故老,古代常指地方上很有社会声望的年高而见识多的人,“宾礼故老”就是将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像宾客一样敬重。

D.后生,年轻人、后辈,《论语》中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之语。“卿宗后生”即“爱卿家族中的年轻人”。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浚富有才思,善于识别人才。同乡史曜一向地位卑微,湮灭无闻,只有周浚把他当朋友看待,还将妹妹嫁给他;史曜后来果然闻名于世。

B.周浚作战勇敢,处事很有原则。跟随王浑伐吴杀敌立功,俘敌数以万计;宁肯失去立功机会也不擅自行事,王浑要与王濬争功,他能及时劝谏。

C.周浚治理有方,爱惜尊重人才。孙皓投降后,他安定抚慰人心;镇守秣陵时,他*平定逃亡者,寻求贤才,礼敬故老,很有威望,令人悦服。

D.周浚为人忠诚,推举自己家族贤者。升任侍中后,周浚回答举贤不避内亲,使武帝最终任用了他举荐的家族中的两个富有名声的年轻后辈。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日:“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

(2)而闻疆场之上,往往有袭夺互市,甚不可行,弟慎无为小利而忘大备也。

【回答】

17.B

18.B

19.D

20.(1)(5分)周浚认为何恽的计谋很好,就派人禀告王浑。何恽说:“王浑在把握时机方面昏聩糊涂,就想行事谨慎保全自己免于过失,一定不会同意我们的计策。”(译出大意给2分,“善”、“白”、“不我从”,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我却听说在交界地带,常常发生偷袭夺取贸易物资的事情,很不该这么做,弟弟千万小心,不要为了小利而忘记*国防务大事。(译出大意给2分,“疆场”、“袭夺”、“大备”,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

17.

试题分析:本题可根据文意,采用排除法解答,“浚”指周浚,是人名;“浑”由上文可知,指王浑,也是人名,那么“济*”是渡过长*,“浚既济*”指周浚渡过长*后,故其后应断开,可排除A和D两项;比较B和C两项,“绥抚新附”意思是安定抚慰新近归附的吴国人;“绥抚新附以功”意思则是用功劳安定抚慰新近归附的吴国人,不合常理,也不符合上下文文意,故可排除C项。原文标点是:浚既济*,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

18.

试题分析:B项中“只有天子和诸侯可以设宗庙,其余人则不准设庙”对古代文化常识掌握不当,学界一般认为,周礼宗庙制度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9.

试题分析:D项,“举贤不避内亲”错,晋武帝的问话是“卿宗后生,称谁为可”,意思是“你们家族中的年轻一辈,你认为谁可以任用?”然后周浚回答。也就是说问的本来就是周浚宗族之内的后辈,与“举贤不避内亲”无关。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

20.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直译,一些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要逐一落实。如(1) “善”,意动用法,认为……好;“白”,禀告;“不我从”,宾语前置,应为“不从我”,不同意我们的计策。(2)“疆场”,交界地带;“袭夺”,偷袭夺取;“大备”,*国防务大事。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留”“删”“调”“换”“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删”,对省略的内容要补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周浚字开林,是汝南安*。周浚*格果敢刚烈。凭借有才思为人所知,擅长识别人才。同乡人史曜一向贫贱卑微,众人都不知其人,只有周浚把史曜当作朋友,就把妹妹嫁给他,史曜最终闻名于世。周浚当初不接受州郡的征召,后来在魏出仕任尚书郎。多次升迁至御史中丞,官拜折冲将*、扬州刺史,被封为*阳侯。周浚跟随王浑攻吴,攻破*西的戍*,与孙皓的中*激战,斩了伪丞相张悌等共千人的首级,俘虏数以万计,进*驻扎在横*。当时听说龙骧将*王濬已经攻克上游城镇,别驾何恽劝说周浚道:“张悌统率着精锐的部队,都是吴国的部众,在此地被我们消灭了,吴国朝野无不震撼慑服。现在王龙骧已经攻克武昌,*威很强盛,沿*顺流而下,所向无敌攻无不克,吴已显现出土崩瓦解之势。我私下认为应该迅速渡*,直奔建邺,大*突然而至,夺了吴*胆量气势,可以不用交战就擒获敌人。”周浚认为这是条妙计,便派人禀告王浑。何恽说:“王浑在把握时机方面昏聩糊涂,就想行事谨慎保全自己免于过失,一定不会同意我们的计策。”周浚坚持派人禀告王浑,王浑果然说:“我接受的诏命只是让我在*北与吴*抗衡,不让我轻率进*。您的辖区即使武力强大,难道能独自平定*东!现在违背了皇命,即便取胜也不值得称赞;如果不能取胜,罪责更重。再说诏令龙骧将*要接受我们的指挥,只应该备齐你们的舟楫,同时渡*罢了。”何恽说:“龙骧将*攻克了万里敌寇,凭借已成战功来接受我们的指挥,这是不曾听说过的事。再说掌握兵权的关键是,时机允许就夺取,这就是说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如何完成则不受上级指令的约束。现在渡*必定大获全胜,还有什么顾虑呢?如果犹疑不决迟迟不渡*,不能叫作明智;如果明知能取胜却不去行动,不能叫作忠诚,这真的将会成为我州上下遗憾不已的原因。”王浑固执己见不肯听从。过了不久王濬的*队赶到,王浑召见王濬,而王濬不听从召唤,径直进*三山,孙皓于是向王濬投降。王浑怀恨在心,就想与王濬争功。何恽送书信给周浚。周浚收到何恽的信后,立即劝谏阻止王浑,王浑不能接受劝告,便进表呈奏。周浚渡过长*后,与王浑一起巡行吴国的城镇营垒,安定抚慰新近归附的吴国人,凭借功劳进封为成武侯,食邑六千户,接受赐绢六千匹。第二年,周浚移到秣陵镇守。当时吴国刚刚平定,经常有亡命之徒,周浚多次*平定他们。周浚对当地有声望的老人以礼相待,寻求才德出众的贤人。(因此)很有威望,吴国人对他心悦诚服。当初,吴国尚未平定,周浚在弋阳,南北相互往来贸易,诸将中有不少人以偷袭抢夺对方财物为功。吴国将领蔡敏在沔中驻守,蔡敏的哥哥蔡珪在秣陵带兵,蔡珪给蔡敏写信说:“古代双方交战,如果处于交界之地,*队和国家本当以推崇信义为上。我却听说在交界地带,常常发生袭取贸易物资的事情,很不该这么做,弟弟要多注意,千万别为小利而忘记*国防务大事。”西晋斥候获取了蔡珪这封信,把它交给周浚,周浚阅后说:“真是个君子啊。”等到渡*后,周浚寻找蔡珪,找到后,询问蔡珪的籍贯,蔡珪回答说:“我是汝南人。”周浚开玩笑说:“我原本怀疑吴地没有君子,而您果然是我们的同乡。”周浚后来升任侍中。有一次,晋武帝问周浚:“你们家族中的年轻一辈,你认为谁可以任用?”周浚回答说:“我叔父的儿子周恢,在我宗族中享有大名;堂叔的儿子周馥,在我宗族中享有清名。”晋武帝一起征召任用了他们。周浚后来改任少府,并以本官兼任将作大匠。负责改建宗庙之事,改建宗庙完毕后,被加增食邑五百户。周浚后来代替王浑担任使持节、都督扬州诸*事、安东将*,最终在官位上去世。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8pj79e.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