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林庚:“追寻那一切的开始之开始”李建立①林庚不仅是诗人,而且是博通古今的文学大师。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林庚:“追寻那一切的开始之开始”李建立①林庚不仅是诗人,而且是博通古今的文学大师。他...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林庚:“追寻那一切的开始之开始”李建立①林庚不仅是诗人,而且是博通古今的文学大师。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林庚:“追寻那一切的开始之开始”

李建立

①林庚不仅是诗人,而且是博通古今的文学大师。他的经历中有很多“突然”,可是,这许多的“突然”里面,有着更为深邃的“自然”。

②1930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完二年级的林庚自愿转到了中文系。据老先生晚年的加快,他中学时主要兴趣在理科,醉心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科学新成果,想借以探寻未知世界。至于转系,竟是丰子恺的漫画惹的“祸”,加上读了郑振铎为《子恺漫画》写的序,他感觉到了文学的巨大力量,对*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他走上了漫长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之路。

③林庚此时正迷恋旧体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得到了教词选课和诗选课的俞平伯先生和朱自清先生的赏识。林庚在赞誉中保持了必要的清醒。在他看来已经蜕化为日常生活点缀、消遣和应酬工具的旧体诗词,无法承载其经验的表达,于是在转入中文系的次年开始转向自由诗创作。

④1933年,林庚从清华中文系毕业,留校担任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并为闻一多先生的国文课批发学生作业。他此时写出了诸如《朦胧》、《夜行》等名作,受到沈从文等先生的推崇,林庚也由此时成为诗坛健将,他的自由体新诗和朱自清、闻一多、俞平伯、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等同发于《大公报》文艺副刊的诗特刊。他的毕业论文也是第一本新诗集《夜》,由闻一多先生亲作封面,并由俞平伯先生写序。

⑤九·一八事变后,林庚在*救亡运动中为全校写战歌,写出了“为中华,决战生死路”这样铿锵的句子,并随*团赴南京要求国民**,曾绝食于南京。鼓动林庚的除了拳拳爱国心外,就是他崇尚自由 的精神。呈现在他的写作里,就是对创造的渴望。林庚由古体诗词转向自由诗自然与此有关,不过,还应看到,他创作的转向与当时诗坛狂飙突进的风尚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⑥对于这种诗坛的“*”,林庚有着独特的见解,即“任何一次成功的*如果没有伴随与之俱来的成功的建设,*也便往往难免是短命的。”而“建设”又谈何容易。作为一名自由诗的杰出实践者,林庚自然知道重新探索的艰难。1935年,在包括著名诗人戴望舒在内的诸人的不解和劝阻中,林庚开始了对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和研究。他1936年出版的《北平情歌》,曾得到很高的评价,有人认为它“不但是新诗音律的胜利,而且也是诗的胜利。”后来他提出的格律体新诗理论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参照。歌德说,“谁要伟大,必须聚精会神/在限制中才能显出来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

⑦单单这终生执著探索的精神就足以让后来者肃然起敬。这也正是先生终生践行的座右铭:“之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太多的灰烬却是无用的;/我要寻问那星星之火之所以燃烧,/追寻那一切的开始之开始!”

(选自《光明日报》2006年1月2日,有删节)

资料链接

①林庚与季羡林、吴组缃、李长之在早年并称为“清华四剑客”,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才”。林庚在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研究*文学史,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留给了后人“太阳般明朗的形象”。(曾华锋《林庚:林间学者的诗人情怀》)

②为着这“最后一课”,在讲台上已躬耕了五十余年的先生,整整准备了一个月。先生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场面极一时之盛。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然而,却讲得*飞扬。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奇迹般地得以复活,带着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精魂,洞穿时空,直击今人的心灵世界。然而,也正是这堂课之后,先生就大病一场,倒下了,休养了好长一段日子。(节选自《林庚:布衣情怀》)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林庚走上文学创作和研究之路,并取得卓越的成就,与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密切相关。

B. 林庚才华横溢。林庚在旧诗词和自由诗创作方面均有所建树,因其《朦胧》、《夜行》等诗而成为当时诗坛健将。

C. 林庚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做学生时创作旧体诗词,受到老师赏识;做教授时讲解古典诗词,让学生刻骨铭心。

D. 林庚有执著的探索精神。这种精神贯穿林庚终生,文章在第⑥段中引用歌德的话,对此进行了高度赞扬。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林庚不仅仅是诗人,而且是博通古今的文学大师,对*文学史中楚辞和唐诗的研究成就尤其突出。

B. 林庚见解独特,认为没有成功的“建设”,诗坛的“*”也往往会短命,戴望舒等人对此不予认可和理解。

C. 林庚深受清华诸多名师的关爱和影响,从教五十余年,因而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

D. 林庚上“最后一课”时,名流如云,场面极盛,这也给了他无形的压力,让他整整准备了一个月,并因此累倒。

E. 文章最后一段引用林庚的座右铭,既对其一生追求作了恰如其分的总结,又与题目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12.文章说林庚经历的许多的“突然”里面,有着更为深邃的“自然”。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林庚经历了哪些“突然”,并分析其中的“自然”是什么。

【回答】

10.D

11.AE

12.①由物理系转到中文系,是因为对古典诗词有深厚兴趣;②在对旧体诗词创作非常迷恋并被老师赏识之时转向创作自由体新诗,是因为林庚崇尚自由,渴望创造和当时诗坛狂飙突进的风尚;③当林庚在自由体新诗创作成就斐然时,又开始创作和研究格律体新诗并取得巨大成就,则是其执著的探索精神使然。

【解析】

10.试题分析:D. 林庚有执著的探索精神。这种精神贯穿林庚终生,文章在第⑥段中引用歌德的话,对此进行了高度赞扬。林庚弃理从文的时候是“兴趣”的缘故,所以选项中说探索的精神贯穿林庚终生是不严密的。

11.试题分析:B. 林庚见解独特,认为没有成功的“建设”,诗坛的“*”也往往会短命,戴望舒等人对此不予认可和理解。不解不代表不认可。C. 林庚深受清华诸多名师的关爱和影响,从教五十余年,因而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强加因果关系。D. 林庚上“最后一课”时,名流如云,场面极盛,这也给了他无形的压力,让他整整准备了一个月,并因此累倒。“这也给了他无形的压力,让他整整准备了一个月,并因此累倒。”理解有误,曲解文意。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此题的选项主要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本信息类试题,考生要立足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筛选,本题可以作答为,由物理系转到中文系,是因为对古典诗词有深厚兴趣;在对旧体诗词创作非常迷恋并被老师赏识之时转向创作自由体新诗,是因为林庚崇尚自由,渴望创造和当时诗坛狂飙突进的风尚;当林庚在自由体新诗创作成就斐然时,又开始创作和研究格律体新诗并取得巨大成就,则是其执著的探索精神使然。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dn6wzp.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