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第Ⅱ卷(主观题共20分)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

  第Ⅱ卷(主观题共20分)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

问题详情:

  第Ⅱ卷(主观题共20分)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

 


 


第Ⅱ卷(主观题 共20分)

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二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四  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然后敢织。

                            ——摘自《*宁府志》

请回答:

(1)与材料一向比,材料二衣料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2)比较材料一、三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8分)

(3)材料四的规定对材料三的现象持何种态度?为什么?(4分)

【回答】

(20分)

(1) (8分)

棉取代丝;棉的推广普及,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棉成为主要衣料;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而棉布柔软保暖,结实耐用,物美价廉,适合各个阶层穿着。

(2) (8分)

材料一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三是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3)(4分)

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原因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即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知识点:古代*的经济

题型:综合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dnqdd9.html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