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长安秋望      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长安秋望      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长安秋望      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①,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⑴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4分)


答:                                                


⑵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4分)


答:                                        

【回答】

(1)可以从以下的任意某一方面做赏析:


①视听结合,动静有致,颇具匠心。“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廖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构成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感染。


③烘托,渲染,饶有情韵。晨曦初见,天上还残留几点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归雁。诗人正被这景象迷住,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作者以景衬人,以高楼笛声为诗歌意境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


③引发联想,韵味清远。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是在慨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对艺术特点的概括2分,结合诗歌做具体赏析2分。意思对即可。)


(2)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


①篱旁的菊花,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


②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


③尾联借用典以明主旨,写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示的是归隐事不宜迟的决心,篱菊的意象与之相*。(思想感情2分;理由2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鉴赏参考】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远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抑郁的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致;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迷住,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觅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是在慨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哟,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如此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愁容满面。紫菊半开,红莲凋零,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郁的主观**。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枯荷,追忆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吧?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景,无不触发着诗人孤独怅惘的愁绪;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随时间流逝由暗而明的变迁。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果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平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黎明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风格峻峭而清新。

知识点: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g2p7y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