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邢兆远李建斌1942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邢兆远李建斌1942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邢兆远李建斌1942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

邢兆远 李建斌

1942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痛与苦,烧灼着他的心,更让他悟出一个理:个人与国运血脉相连,只有国家强大,百姓方可安居乐业;只有治国有方,*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1985年,任中学教师的李尚师的人生出现了转折,当时山西师院的“晋国史研究室”缺少人手,本族叔叔李孟存教授邀他一起编写《晋国史》。而自幼就崇拜“报国修史”的李尚师,此时不禁热血沸腾,下决心步入“漫漫”的修史路,为国家尽一介草民之力。

为搜集史料,李尚师走遍了晋国古地,晋侯墓地、陶寺遗址、尧都、天马—曲村遗址、晋献侯墓的车马坑、晋国铸铜遗址、侯马盟书出土遗址、牛村晋国宫殿遗址等都出现了他的身影。

为考察传说中的晋国大宗之都——翼,李尚师曾住在翼城南梁农家,骑着自行车奔波于翔山之下、浍河之滨,观其山如大鹏翱翔之状、察其遍地灰层、绳纹陶片遗存比比皆是,从而确定“翼”乃是南梁故城。

李尚师千方百计地参加各种研讨会,与史学界的朋友交流信息,追踪最新研究成果。北大教授、著名史学家李伯谦感慨地说:“李尚师对文献史料的重视和掌握,是很少有人能够匹敌的。百万字的手写书稿,装满整整一大箱子,仅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工作量可想而知,个中清苦甘甜,唯有自知,他完全可以称得上‘*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

研究晋国史,疑点、难点很多。比如晋国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历史就有七说,其中东汉班固、西晋郑玄等认为唐在今太原,后世在今太原晋源区建有晋祠,更使“太原晋阳说”不胫而走,家喻户晓。

面对诸多大相径庭的观点,李尚师的大脑在梳理着一个个信息团,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诸多古籍文献,查找考古资料,实地观察地形,厘清各种说法的偏差,毅然选定“临汾盆地说”,并确定唐国地域覆盖范围。

挑战与创新的*燃烧着李尚师的心,他不断审视权威史书:《春秋》只有1.8万字,由于只记事件结果,不记事件的经过和背景,过于简略,用语隐晦;《史记》以文学笔法写史,有许多地方“失实”。他将《左传》与《春秋》《国语》等中的记载进行梳理、比较,将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互为印*,厘清了主线脉络和史实。谈及此,李尚师说,修史之人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之思想,敢于突破禁区,超越前人。

2011年,李尚师开始编撰《治国方略史鉴》。他俯瞰五千年漫漫长史,在揭开一层层面纱后发现,源远流长的儒家,提倡“德治”“仁政”“中庸”,使国家*,社会安定,然而其以宗法制为核心,讲等级,守旧保守,不易于社会变革,造成社会进步缓慢。法家崇尚法治,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建立一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规范有序的社会。其缺点是,由于手段强硬,滥用之,则容易激化矛盾,甚至造成社会*。

在《治国方略史鉴》中,李尚师厘清了*历史上治国理政思想的主线脉络:尧舜时期始创“明刑弼教”“德主刑辅”,于孔、孟时期发展成熟;与此同时,法家学派在晋国孕育、发展,然后儒、法思想通过晋人卜子夏在晋(魏)发生碰撞、融合,并形成了“儒法兼容”思想。战国末期,荀况在“儒法兼容”思想的基础上,将儒家的“礼制”与法家的“法治”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转变形成历时两千年的治国思想的主线。

观云卷云舒,思潮起潮落。李尚师以大量的史实在讲述着,战国时的魏文侯尊崇“重法尊儒”,让魏国成为当时的最强盛国家;到了秦始皇,实行纯法家思想治国,结果15年短命而终;汉宣帝以“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治国,使汉代因此而强盛;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实行“王道”治国,结果仅存15年。从东汉至清朝,凡是灵活运用“儒法并用、德主刑辅”思想治国的,国家就走向繁荣昌盛;凡是偏离了这条治国思想主线,就会导致或专权*、*揭竿而起,或是**、民心怨恨的结果。

2014年逝世的*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先秦学会原常务会长孟世凯评价李尚师,他*完成了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具有创新意义。他根据有关文献和新的考古成果,围绕“治国思想主线”,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梳理出*两千载治国思想的主流:“隆礼重法”,这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当今也具有借鉴意义。

这位“宿儒”,身居山村,耐住清贫与寂寞,历时三十余载,以心与魂熔铸着长史。*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宫长为评价李尚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下河东,无出其右。”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7月16日)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饱经世间沧桑的李尚师,在血与火痛与苦的经历中,体会到个人生活境遇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因此走上了漫漫修史路。

B.为考察传说中的晋国大宗之都——翼,李尚师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大量的历史遗存。从而确定“翼”乃是南梁故城。

C.修史过程中,李尚师重视文献史料,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形成了百万字的手写书稿,各中心艰*只有自己知道。

D.在考查晋国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时,李尚师*了历史上的七说,理清各种偏差,确定了唐国地域覆盖范围。

E.李尚师突破禁区,超越前人,将、《左传》与《春秋》《国语》等中的记载进行梳理,比较,从而理清了主线脉络和史实。

12.李尚师开始编撰《治国方略史鉴》的主线是什么?具体阐述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13.文章最后两段引用孟世凯于宫长为对李尚师的评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14.李尚师被称为“*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他的事迹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怀?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回答】

11.BE(选E给3分,选B给2分,答A给1分,选CD不给分)

12.主线是“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儒家提倡“德治”“仁政”“中庸”,法家崇尚法治,两者各有优点与缺点,在互相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儒法兼容”的思想体系。具体阐述时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两种思想的对比,表现出各自的长处与不足,突出了两种思想的本质特征。

13.孟世凯对李尚师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作整体概括,宫长为则从李尚师的学术地位进行评价,从侧面突出传主对李尚师的贡献及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其中包含有评价者及作者对李尚师的赞美和崇尚之情。

14.这是一种对社会,对历史负责任的情怀。历史是一面镜子,然后让我们在反思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修史可以进一步厘清历史的真实*,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并在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上是民间修史的事迹为社会提供了关于历史的更为清楚的认识,为当代治国与修身带来思想的启迪。而在修史的过程中,他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这种情怀,反映出新时期的社会心理,具有积极向上的时代意义。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A选项,“因此走上了漫漫修史路”说法不严密,这只是他走上这条道路的一个前提。C选项,“形成了百万字的手写书稿”错误。是对“百万字的手写稿”,“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D选项“*了历史上的七说”,文中无依据,另外文章说,他最终选定的临汾盆地说也应该属于七说之一。 这道题综合*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因此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主旨,理清结构,研究技法。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与写法的能力,题目要求对《治国方略史鉴》的主线及写法进行分析,从具体思考时,可以根据文章最后两个内容,概括出这一著作的写作主线。然后根据文中信息,分析儒与法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在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出各自特点,而两者之间的对比,则是作者运用的写法,对其简单理解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解答本题可以先从2位的评价内容入手,然后再指出其作用,一是突出作用,二是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定位】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切入角度:1.传主: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2.文本: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可读*、典雅*,增添文学底蕴。3.结构:照应(呼应)标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衬托、总结上文深化主旨。4.读者: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14.

试题分析:整体考查探究文章主题的能力,题目要求对李尚师还进行探究,一个人的情怀往往与整个社会的心理品质联系在一起,具体分析时可以从社会与个人的角度,对修史这一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的思考,体现李尚师修史背后所产生的时代意义。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三审*的模式。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观点一定要明确,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g2ykz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