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6-8三个问题(9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6-8三个问题(9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

问题详情: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6-8三个问题(9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6-8三个问题(9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居住 B.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达到尽头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察 D.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辅佐,帮助

7.下列对有关常识和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又叫“浮屠”,此处是和尚的意思;慧褒,是唐代一

个高僧的法名。“褒之庐冢也”,庐冢,庐是屋舍,冢是坟墓。 B.古人的称谓较多,称姓、称名、称字、称书斋名、称官职、称籍贯等等。不少时候是“兼

用”,如《游褒禅山记》:“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指此人的出生地;萧,是姓;君圭,是字;

君玉,是名。 C.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 D.“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对碑文的考察和探究,认为现在的褒禅山以前可能被人称作“花山”。 B.作者反思自己没能尽情享受到游览乐趣,其根本原因是太依赖外物的帮助。 C.作者认为做事情,“志”“力”“物”是成功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D.作者认为做学问要效法古人,一定要深入广泛探究,深思慎取方能有所收获。

【回答】

6. 选C  C.观:景观。 7. 选B  B.君是尊称。。 8. 选C  B.作者认为没有能够尽情享受游览乐趣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缺乏坚定的意志。故选B。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gden0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