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8年10月22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幕。该展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8年10月22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幕。该展览...

问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8年10月22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幕。该展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年10月22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幕。该展览旨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示**40来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历程,大力营造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特*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社会氛围。本次展览充分运用历史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场景、沙盘模型和互动体验等多种展示手段和元素,突出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伟大变迁,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成就感,强化展示历史纵深感和新旧对比感,着力增强历史厚度、文化深度、感情温度,努力为展览深刻的思想*寻求完美的艺术表达。

材料二:改革开放40年来,*特*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各项经济、*制度日益完善,法律制度日益健全。各项制度的完善是我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会上指出,40年的实践充分*,改革开放是党和*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特*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国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成功举办的意义。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运用唯物史观有关改革的知识分析该论断的依据。

(3)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请你为当代中学生如何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提三条建议

【回答】

(1)①有助于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动员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有助于创造文化环境,营造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特*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社会氛围。

③以实物、图片等为载体展现了**40来的艰苦奋斗的历程,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④展览增强了历史厚度、文化深度、感情温度,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改革实践,促使*特*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各项经济制度日益完善,促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促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①学习贯彻*新时代*特*社会主义思想。

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奋斗精神。

【分析】

本题以改革开放大型展览和改革开放40年大会为背景话题,分别从文化生活和哲学角度分析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成功举办的意义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第一问属于宽切口的题目,需要多角度思考,多层次进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而第二问属于小切口题目,此类题目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筛选对比,仅仅需要把单一原理进行分层即可,故本题难度不大。

【详解】

(1)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意义类,问题指向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成功举办的意义。意义类题目关键是理出层次,意义类题目应该遵循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的原则。就本题而言,宏观背景的话题引发的意义,不能仅仅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首先要从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从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进行分析,其次,从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进行分析,最后,从改革开放对增强文化自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

(2)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唯物史观改革的知识,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分析该论断的依据。本题观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就是在强调改革的重要意义,关于这一点,教材有明确的理论表述,准确记忆,规范表述即可,但同时还要结合现实,分析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讲可以从生产关系调整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调整适应经济基础。

(3)本题属于开放型题目,此类题目解答注意要围绕主题,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数量要求是三条,同时要注意的是本题还有一个小的引导,就是改革开放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可以从实践、发挥奋斗精神出发,而改革开放的历程看,可以从*新时代*特*社会主义思想出发。

【点睛】

依据类主观题解法

一、考法揭秘

依据类试题设问形式是近年来高考设问中的一种常见形式。该类试题对于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独特的优势。此类题主要是让我们分析解决某问题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二、答题建模

(1)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说明材料某方面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比如“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运用唯物辩*法的有关知识”等。

第二步“分”,即对确定的观点、原理进行分解,比如把文化创新分解为根本途径、基本途径(两个)、坚持正确的方向等方面;把唯物辩*法分解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辩*的否定观等。

第三步“筛”,即把分解的观点、原理依据材料作出取舍,比如,如果材料描述的是继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以及吸收外来文化,则涉及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如果材料描述的是把某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则涉及抓主要矛盾。

第四步“联”,即把保留下来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联结。按照“理论(观点)+材料中体现或符合(违背)这一理论(观点)的做法或言论+意义”的模式作答。

(2)未确定知识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内容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定”,即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生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

第二步要根据第一步确定的答题范围以及设问中的关键信息从教材中抽调出所需要的理论观点。

第三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四步组织*,按照“理论(观点)+材料中体现或符合(违背)这一理论(观点)的做法或言论+意义”的模式作答。

知识点: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题型:探究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k2e80k.html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