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曲阜寻根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和*紫禁城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被誉为东方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曲阜寻根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和*紫禁城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被誉为东方三...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曲阜寻根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和*紫禁城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被誉为东方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曲阜寻根


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和*紫禁城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被誉为东方三大殿。近年农历八月廿七日孔子诞辰,都要在这里奏中和韶乐,演八佾舞,向至圣先师顶礼膜拜。


站在清朝雍正皇帝手书的“大成殿”金字匾额下方挡驾的绿栏杆之外,远远地望着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帝王威仪的孔子坐像,敬则敬矣,却没有多少亲切感。当一个人被历代权贵显儒拜至高不可攀的天云之际,我辈平民书生只有敬而远之的份儿。


记得多少年前,到处绘作“横眉冷对”的鲁迅肖像,连孩童也问他的爸爸:“鲁迅爷爷很厉害吧?”圣人、伟人能否带点人情味?鲁迅晚年对此有所*觉,有所疑惑。他孝其母而爱其子,写了《答客诮》诗,自我辩解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他写《在现代*的孔夫子》,向被视为非孔之作,其实行文揭示权势者的利用和后儒的僵化,使民众对孔子惟有恭谨,却不亲密,又于孔子生前落魄,身后暴荣,体悟到人生荣辱如白云苍*的悲凉感。这对后人如何看待伟人(包括孔子和鲁迅本人)和伟人之学,是富有启迪价值的。


吾非孔门圣裔,这番曲阜寻根是要寻文化之根。*成为数千年文明古国而不堕,成为礼仪之邦而富有风流儒雅趣味,甚至士人阶层列为“四民之首”成为历代社会的共识,孔子之功是不可没的。但圣人也是人,其学惟有与时俱进、从善如流、不断生发新机,后人寻根时,才会感到与之血肉相连。在大成殿盘龙翔凤、金碧辉煌的灵光中,我感到圣人离我弥远,感到寻根的失落。惟有回首殿前一株挺拔苍翠的桧树,辨读“先师手植桧”的刻石,才渐渐辨认出孔子的身影,似乎这位身材魁伟的慈祥老人也荷锄培土,和我们一道参加植树节。


孔子手植桧相传有二株,原树历经兵灾火劫,在废墟上重生,在祸难后仅存的树桩上复发新条。今存者已历二百六十年风雨,老干如铁,繁枝似盖,显示了在风火雷电中不可摧磨的生命力,其树冠已在日光中越过大成门的屋脊了。


孟子用“大成”、“金声而玉振”为孔子形象定型化。于今的孔庙,已树起“金声玉振坊”、“圣时门”、“大成门”、“大成殿”,组合成坚强的自南而北的孔庙中轴线。然而,定型的东西似乎难以同自然生长着的东西比高低,比生命力,先师手植桧终于日益一日地高出大成门屋脊,便是极妙的象征。因为这里存在一条深植于泥土,并不息地抽出枝叶而迎接日日其新的阳光的根。


由根深叶茂,我联想到水源。老根无水,其生命势必枯竭,是不能重生的。孔子的根,孔子的降生地在尼山,那里的水名曰:“智源”。其地有观川亭,相传是孔子观五川汇流之处。孔子在川上叹光*易逝,一川秀水融汇着多少浩茫的人生感触。


孔庙之旁有孔子故宅,大概能唤起游人的亲切感吧,但它已改作奉祀孔子先人的家庙,而且每个先人都封了王爵,宅中有孔子当年饮水的古井,据称那井水是“既清且渫”的,如今已成暗浊的止水。井旁有乾隆皇帝“故宅井赞碑”。镌刻有这位盛世君王的“饮水拜师”铭文:“我取一勺,以饮以思,呜呼宣圣,实我之师。”不过,井之四周已筑起雕花石栏、四角碑亭,俨然“圣水”的模样。这也就失去了我去年在绍兴鲁迅故居看百草园中的水井,尚能联想到少年鲁迅听蟋蟀*琴、看云雀高飞,挖掘何首乌、采摘覆盆子的自然趣味了。


14.文中多次写到大成殿。问:(1)全文共写了大成殿的哪些方面?(2)大成殿在文中的象征意思是什么?(6分)


 


15.作者站在大成殿前,“感到圣人离我弥远,感到寻根的失落”,原因有哪些?(4分)


 


16.作者给文章命名为“曲阜寻根”,根据全文,分条陈述作者在曲阜寻到的根的具体内容。(6分)


 


17.文章在未尾写到“去年秋在绍兴鲁迅故居看百草园中的水井”,联系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回答】

14.(6分)


写了大成殿在全国的地位、题字、命名等内容。(3分)


大成殿象征着孔子被历代皇帝朝廷和显儒们捧奉成神圣威武的形象。(3分)


15.(4分)


圣人离我弥远的原因是历代权贵显儒的捧奉定型,使孔子失去了亲切感和人情味,只剩下恭敬威严。(2分)


寻根失落的原因是孔子之学没有与时俱进,兼收并蓄,不断发展和创新,只是陈旧落后,失去生机和活力。(2分)


16.(6分)


(1)孔子及其学说,是*千年文明的文化之根。


(2)孔子作为普通人的亲切形象是孔子作为圣人偶像的根。


(3)孔子的降生地尼山及其智源溪,是孔子的根。


17.(6分)


(1)写“水井”是为后文联想少年鲁迅的自然趣味作铺垫。


(2)用鲁迅故居中的水井与孔子故宅中的古井作对比,对照出孔子故宅及其古井被神圣化后只有威严恭敬没有亲切自然的缺憾。


(3)与前文第三自然段鲁迅的叙写相照应,使全文结构完整。


(4)委婉含蓄地显示了全文的主旨,间接地表达了当今如何看待伟人和伟人之学的思想感情。


(答出第二条第四条,每条各给2分,答出第一条和第三条中的任意一条,给2分)

知识点:单元测试

题型:未分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n8j7gy.html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