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六国论》选段,完成2-4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

阅读下面的《六国论》选段,完成2-4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六国论》选段,完成2-4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

阅读下面的《六国论》选段,完成2-4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兵:兵器,武器

B.诸侯之所亡                  亡:丧失,丢失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一向,过去

9.下列各组两个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赂者以赂者丧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B.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C.赵常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破灭之道也                    封天下之谋臣

10.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3分)

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苟以天下之大

C.为秦人及威之所劫

D.赵常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回答】

8.D

9.D

10.C

【解析】

8.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D项,向:连词,假设。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D均为结构助词,的。A项,均为介词,前者“由于”,后者“凭借”。B项,均为介词,前者“与”或“同”;后者表比较,“比”。C项均为连词,前者表并列;后者表转折。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及具体语境分析,常见的句式例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C被动句。A项,判断句。B定语后置句。D介宾结构后置句。所以选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yy41dk.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