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陳銀娃汪曾祺①農民大都能趕車,但不是所有的農民都能當一個出*的車倌。②星期天,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陳銀娃汪曾祺①農民大都能趕車,但不是所有的農民都能當一個出*的車倌。②星期天,有...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陳銀娃汪曾祺①農民大都能趕車,但不是所有的農民都能當一個出*的車倌。②星期天,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陳銀娃

汪曾祺

①農民大都能趕車,但不是所有的農民都能當一個出*的車倌。

②星期天,有三輛馬車要到片石山去拉石頭。我那天沒有什麼事,就提出跟他們的車到片石山看看。我在這個地方住了一年多了,每天上午十一點半,下午五點半,都聽見片石山放*。風雨無阻,準時不誤。一直想去看看。片石山就是採石場。不知道爲什麼本地人都叫它片石山。

③馬車一進山,不由得人要挺挺胸脯,深吸一口氣。這是個雄壯的地方。採石的山頭已經劈去了半個,露出扇面一樣的青灰*的石骨,間或有幾條鐵鏽*蜿蜒的紋道。這石骨是第一次接觸空氣呀。人,是了不起的。一個老把式正在清除殘石。放了*,並不是所有的石頭都崩落下來,有一些仍粘連在石壁上。老把式在腰裏繫了一根粗繩,繩頭固定在山頂,他懸在半空,拿了一根鋼釺,這裏捅一下,那裏戳一下,——轟隆!門板大的石塊就從四五層樓那樣的高處落到地面。

④這是個石頭的世界。到處是石頭。

⑤好些人在幹活,搬運石頭。他們把石頭按大小塊分別堆放。這些石頭各有不同用處。大的可制碾盤、磨盤,重量都在千斤以上。有兩個已經鏨好的石磨就在旁邊擱着。中等的有四五百斤,可做階石、刻墓碑。小塊的二三十斤、四五十斤不等,砌牆,壘堤壩。搬運石頭,沒有工具。四五百斤,就是擱在後腰上揹着,——有的墊一條麻袋。他們都是不出聲地,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着。不唱歌,也不喊號子。那麼多的人在活動,可是山裏靜悄悄的。

⑥三輛大車裝滿了石頭,——都是小塊的。下山的路,車走得很快。三輛三套大車,前後相跟,九匹馬,三十六隻馬蹄,郭答郭答響成一片,很威風,很氣派。忽然,頭一輛車“誤”住了。快到平地時,有一個坑。前天下過雨,積水未乾。不知道是誰,拿浮土把它墊了。上山是空車不覺得。下山是重載,一下子崴在裏面了。

⑦車倌是個很精幹,也很要強的小夥子。叭——叭!接連抽了幾鞭子,——沒上來。他跳下車,拿鐵杴把膠皮軲轆前面的土鏟去一些,上車又是幾鞭子。“哦嗬!——咦哦嗬!”不頂!車倌的臉通紅,手裏的鞭子抽得山響,轅馬和拉套的馬一齊努力,馬蹄子亂響,噼裏叭啦!噼裏叭啦!還是不頂!越陷越深,車身歪得厲害,眼見得這輛車要“扣”。第二輛車上的是個老車倌,跳下來,到前面看了看,說:“卸吧!”

⑧這一車石頭,卸下來,再裝上,得多少時候?正在這時,第三輛上的車倌高聲喊道:“陳銀娃來啦!”

⑨我聽人們說起過陳銀娃,沒見過。

⑩陳銀娃是個二十五六的小夥子,眉清目秀,穿了一副大紅牡丹花的“腰子”,布衫搭在肩頭。——這一帶夏天一天溫差很大,“早穿皮襖午穿紗”,男人們興穿一種薄棉的緊身背心,叫作“腰子”。“腰子”的布料都很鮮豔。六七十歲的*也穿紅的,年輕人就不用提了。像陳銀娃穿的這件大紅牡丹花的“腰子”,並非罕見。

⑪老車倌跟銀娃說了幾句話。銀娃看了看車上的石頭,說:“你們真敢裝!這一車夠四千八百斤!”又看了看三匹馬,稱讚道:“好牲口!”然後掏出菸袋,點了一鍋煙,說:“牲口打毛了,它不知道往哪裏使勁,讓它緩一緩。”

⑫三鍋煙抽罷,他接過鞭子,騰地跳上車轅,甩了一個響鞭,“叭——!”三匹牲口的耳朵都豎得直直的。“喔嗬!”轅馬的肌肉直顫。緊接着,他照着轅馬的兩肩之間*抽了一鞭,轅馬全身力量都集中在兩隻前腿上,往前猛力一蹬,挽套的馬就勢往前一衝,——車上來了。

⑬他跳下車,把鞭子還給車倌。

⑭三個車倌同聲向他道謝,“噯!謝啥咧!”他已經走進了高粱地。只見他的黑黑的頭髮和大紅牡丹花的“腰子”在油綠油綠的高粱叢中一閃一閃,走遠了。

⑮老車倌告訴我,陳銀娃趕車是家傳。他父親就是一個有名的車倌。有人曾經跟他打賭:那人戴了一頂氈帽,銀娃的父親一鞭子抽過去,氈帽劈成了兩半,那人的頭皮卻紋絲未動。

⑯也有人說,沒有那麼回事。

(有刪改)

7.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我”是小說的敘述者,是有限視角,故事是由“我”的見聞構成,這種敘述的角度可以使小說情節更加緊湊,也使得故事更加真實可信。

B.小說用“捅”“戳”等動詞刻畫老把式清除殘石的動作,用“轟隆”等擬聲詞描寫從高處掉落的石頭之大,以此照應上文的“這是個雄壯的地方”。

C.小說表述事情條理清晰,比如介紹開採出來的石頭時,從重量和對應的作用方面人手,雖然介紹較多,但沒有讓讀者感覺到囉嗦、累贅。

D.小說結尾“也有人說,沒有那麼回事”增強了小說的傳奇**,表明陳銀娃的父親打鞭的手藝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但真實*有待考查。

8. 從陳銀娃把陷在坑裏的拉石頭的馬車趕出來的相關描寫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小說簡要概括。

9. 小說題目是“陳銀娃”,但大部分內容寫採石場,小說爲何這樣寫?請結合文字簡要分析。

【回答】

7. B 

【解析】 B項,“用‘轟隆’等擬聲詞描寫從高處掉落的石頭之大”“以此照應上文的‘這是個雄壯的地方”’錯誤,描寫老把式的動作主要表現他的技術熟練,“轟隆”不僅體現石頭的大和位置的高,也從側面體現了老把式技術的高超。

 8. ①樂於助人,不求感謝。剛聽了老車倌的求助,就馬上檢視具體情況,沒有一絲猶豫;事情解決後,三個車倌感謝他時,他很淡然,認爲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②心直口快,態度明確。責怪對方車上裝的石頭比較多,讚歎馬的健壯。③看法準確,技術熟練。看到車馬情況認爲馬被打毛了,需要讓它們休息一下;只一鞭就把陷在坑裏的馬車趕了出來,說明技術特別熟練。   

9. ①交代故事發生背景。採石場是故事發生的背景,描寫採石場爲後文的人物出場、情節展開做鋪墊。②襯托人物形象特徵。用在採石場幹活的人吃苦耐勞等整體形象來襯托陳銀娃的形象特徵。③體現小說主題思想。用採石場的勞動場景表達對以陳銀娃爲代表的勞動者的讚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hant/exercises/w25n16.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