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李汝華,字茂夫,睢州人。萬曆八年進士。授兗州...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李汝華,字茂夫,睢州人。萬曆八年進士。授兗州...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李汝華,字茂夫,睢州人。萬曆八年進士。授兗州...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李汝華,字茂夫,睢州人。萬曆八年進士。授兗州推官。徵授工科給事中,嘗劾戎政尚書鄭洛不職。及出閲甘肅邊務,洛方經略西事,主和戎。汝華疏洛畏敵貽患,且劾諸將吏侵*資,復請盡墾甘肅閒田。還朝,歷吏科都給事中,多所糾擿。巡撫贛。詔四方税務盡領於有司,以其半輸税監,進內府,半輸户部。獨*西潘相勒有司悉由己輸。汝華極論相違詔。

汝華在贛十四年,威惠甚著,召拜户部左侍郎,掌部事。福王莊田四萬頃,詔旨屢趣,不能及額。汝華數偕廷臣執爭,僅減四之一。及王既之國,詔許自遣使督租,所在驛騷。內使閻時詣汝州,杖二人死。汝華請遵祖制隸有司,盡撤還使者,不納。畿輔、山東大飢,因汝華言,出倉米平糶,且發銀以振。汝華復奏行救荒數事,兩地賴之。先是山東飢蠲歲賦七十萬是年盡蠲又百七十餘萬汝華以邊餉不繼請天下税課未入內藏者暫留一半補其缺輔臣亦助為言疏三上不報。

    攝吏部事。畿輔、陝西大飢,汝華請振,皆不報。遼東兵事興,驟增餉三百萬。汝華累請發內帑不得,則借支南京部帑,括天下庫藏餘積。當是時,內帑山積,廷臣請發,率不應。計臣無如何,遂為一切苟且之計,苛斂百姓。而樞臣徵兵,乃遠及蠻方,致奢崇明、安邦彥相繼反,用師連年。又割四川、雲南等所加之賦以餉之,而遼餉仍不充,天下已不可支矣。

    汝華練達勤敏,立朝無黨阿。官户部久,於國計贏縮,邊儲虛實,與鹽漕屯牧諸大政,皆殫心裁劑。歲比不登,意常主寬恤,獨加賦之議不能力持,致萬方虛耗,內外交訌。得疾乞休,加太子太保致仕。卒,諡恭敏。

                                 (選自《明史·李汝華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先是/山東飢/蠲歲賦七十萬是年盡蠲/又百七十餘萬/汝華以邊餉不繼請天下税課/未入內藏者/暫留一半補其缺/輔臣亦助為言/疏三上/不報

  B.先是/山東飢/蠲歲賦七十萬/是年盡蠲又百七十餘萬/汝華以邊餉不繼請天下税課/未入內藏者/暫留一半補其缺/輔臣亦助為言/疏三上/不報

  C.先是/山東飢/蠲歲賦七十萬是年盡蠲/又百七十餘萬/汝華以邊餉不繼/請天下税課未人內藏者/暫留一半補其缺/輔臣亦助為言/疏三上/不報

  D.先是/山東飢/蠲歲賦七十萬/是年盡蠲又百七十餘萬/汝華以邊餉不繼/請天下税課未入內藏者/暫留一半補其缺/輔臣亦助為言/疏三上/不報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可以稱為“有司”。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職。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職的詞語有“闢”“除”“徵”等。

    C.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科舉等,長官為户部尚書。

    D.諡號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後,據其生平事蹟評定的稱號,如武帝、恭敏。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李汝華正直敢言。他*劾鄭洛不稱職、怕敵人而留禍害,以及將領侵佔*需物質;他上奏議論*西潘相不遵守朝廷命令。

    B.李汝華反對弊政。他反對福王不當做法;有使者到處騷擾,有官員致人死亡,他請求懲處,朝廷沒有接納他的意見。

    C李汝華關心邊防。遼東發生戰事,他請求發放*餉,並積極籌措錢財,但是有些官員施政不當,戰事不斷,導致遼東*餉無法解決。

    D.李汝華為政務實。他勤奮、機敏,在朝中沒有祕黨;他長期在户部任職,對國家財政、邊防儲備,以及鹽業、漕運等都盡心盡力。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福王莊田四萬頃,詔旨屢趣,不能及額。(5分)

  (2)計臣無如何,遂為一切苟且之計,苛斂百姓。(5分) 

【回答】

10.D (原文標點:先是,山東飢,蠲歲賦七十萬,是年盡蠲又百七十餘萬。汝華以邊餉不繼,請天下税課未入內藏者,暫留一半補其缺,輔臣亦助為言。疏三上,不報)

11.C  (“科舉”不是由户部掌管)

12.B(“他請求懲處”與原文不符)

13.(1)福王要莊田四萬頃,皇帝下詔書多次催促,不能達到定額。(得分點:屢、趣、及,各1分,句意2分)

  (2)管財政的大臣沒有辦法,就採取了所有小遵守禮法的辦法,苛刻地向百姓搜刮。(得分點:如何、苟且、苛斂,各1分,句意2分)

    參考澤文:

    李汝華,字茂夫,睢州人。萬曆八年考中進士。授任兗州推官。調任工科給事中,曾經*劾兵部尚書鄭洛不稱職。到李汝華出京檢查甘肅的邊防事務,鄭洛正在經營西部的事情,主張*事上議和。李汝華上奏疏説鄭洛怕敵人,留下禍患,並且*劾各將吏侵吞*用物資,又請求盡數開墾甘肅閒置的田地。回到朝廷,歷任吏科都給事中,糾舉揭發了很多事。任*西巡撫。皇帝下詔各地税務全部由有關官員統領,把其中的一半交給税監,進入內府,一半交給户部。只有*西潘相命令有關官員全部由自己交送。李汝華極力論述潘相違背皇帝命令。

李汝華在*西十四年,威望、恩德都很顯著,召回朝廷被任命為户部左侍郎,掌管户部的事務。福王要莊田四萬頃,皇帝下詔書多次催促,不能達到定額。李汝華多次和朝廷大臣一起諫諍,只減去四分之一。等到福王到了封地後,皇帝下詔允許福王自己派使者督催租税,所到之處受到騷擾。內使閻時到汝州,打死了兩個人。李汝華請求遵照祖先的制度將這些事歸屬有關官員,全部撤回派出去的使者,朝廷沒有采納。京城周圍、山東地區發生大饑荒,由於李汝華的進言,朝廷拿出倉庫的糧食平價出售,並拿出銀子來救濟百姓。李汝華又上奏實行救荒幾項事,兩地依靠這些得以度過災荒。在這之前,山東饑荒,免除一年税七十萬,這年又全部免除(税)一百七十多萬。李汝華又以邊防*餉趕不上為由,建議全國各地税款還沒有送到內庫的,暫留一半補充不足,宰相也幫助他進言。奏疏三次遞上,皇帝沒有批覆。

    李汝華代理吏部事務。京城周圍、陝西發生大饑荒,李汝華請求救濟,都沒有得到批覆。遼東發生戰事,突然增加*餉三百萬。李汝華多次請求拿出內庫的錢糧沒有成功,就借用了南京庫藏的錢糧,搜尋全國各地倉庫多餘的積蓄。當時,內庫中的錢糧堆積得像山一樣,朝廷大臣請求撥出一些,朝廷都沒有答應。管財政的大臣沒有辦法,就採取了所有不遵守禮法的辦法,苛刻地向百姓搜刮。而掌權大臣徵兵,竟然遠達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導致奢崇明、安邦彥相繼帶頭*,連年用兵作戰。又分出四川、雲南等地所增收的賦税做*餉,而遼東的*餉仍不充裕,全國已經不能夠再支出了。

    李汝華通曉事理,勤勉機敏,在朝中不結黨不勾結偏袒。在户部做官很久,對於國家財政的盈虧,邊防儲備的虛實,以及鹽業、漕運、屯田、牧業各方面大政方針,都竭盡心力裁度調劑。年成連年歉收,常常主張寬緩憐憫,唯獨增加賦税的意見不能盡力堅持,使各方白白耗費,造成內外交相騷擾作亂的局面。李汝華生病請求退休,被加封為太子太保退休。去世,諡號恭敏。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hk/exercises/l2n05z.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