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6.0分)儒家思想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強調道德修養和個體美德的養成,即使在政...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6.0分)儒家思想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強調道德修養和個體美德的養成,即使在政...

問題詳情: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6.0分)儒家思想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強調道德修養和個體美德的養成,即使在政...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6.0分)

儒家思想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強調道德修養和個體美德的養成,即使在*實踐中也明確倡導德政,就此而言,將儒家倫理視為一種德*倫理是恰當的。然而,德*修養不是儒家倫理的最終旨歸,能夠在現實社會中建功立業、成就經邦濟世的卓越事功才是儒者最高的價值目標。

作為儒家思想的創立者,孔子在強調德*修養的同時,並未忽視事功的重要*或將二者割裂開來。如果説“修己”是偏重於內省式的道德自律的話,“安人”“安百姓”便是經濟天下、博施於民的外在事功。在他看來,個人的道德修養只是起點,“安百姓”才是終極目標。他還認為,在職位或社會分工的意義上,國家的統治者應當依照“義”的原則,遵守為官之道,把國家治理好,使百姓豐衣足食。而處於社會下層的普通百姓,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時應當積極追求物質利益,這是職業本分。

孔子在品評人物時也堅持了德*與事功相結合的原則。管仲因其為人處世與儒家的價值標準存在許多相悖之處,受到儒家學者的批評。但是對於管仲輔佐齊桓公建立的卓越事功,孔子毫不吝嗇地稱讚其為“仁”。由此可見,孔子對“仁”的內涵的理解並不完全是德*主義的,事功也是必不可少的構成要件。從孔子本人一生的*實踐來看,他對於事功的重視並沒有停留在思想層面上,作為一個身體力行的儒者,他一生周遊列國、顛沛流離,仍然矢志不移,目的就是實現經濟天下的社會理想。

孔子之後,儒學傳統可以大致分為兩派:一是以顏淵、曾子為代表的一派,重視德*修養,追求道德理想,傳承了儒家的德*倫理傳統;二是子貢等人走了一條現實主義的路子,在堅持和發展儒家德*原則的基礎上,更加強調經驗和實際知識的重要*,關注現實,追求事功。

到了漢代,將德*修養作為實現事功的起點與基礎,開闢了儒家由內聖成德到實現外王事功的路徑。然而,這一路徑以修身養*作為儒者第一要務,致使一些儒者在自己的人生實踐中過分強調身心修養而忽視了對外王事功的追求,喪失了先秦儒者在追求事功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勇武氣質和進取精神。特別是後世儒者對“修身”的理解大多侷限於道德修養方面,不大注重對於經邦濟世的實際才能的學習,越來越走向心*修養的內聖方面,在外王事功的開拓方面十分乏力,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德*與事功之間的平衡,也沒有有效地搭建起由內聖成德通往外王事功的橋樑,這也成為之後儒學發展過程中始終難以解決的問題。

從儒家事功倫理的演進過程來看,它始終與德*倫理交織在一起,儘管二者經常相互批評、辯難,但其始終沒有脱離儒學一體的範圍。在與德*倫理的分歧中也可以看出,儒家事功倫理具有強烈的現實品*,事功學者大都沒有沉迷於書齋,而是着眼於現實,發揚儒學關注現實、經世致用的傳統,致力於社會生活中經濟、*問題的解決。

 (選自李雪辰《儒家事功倫理的發展脈絡》,有刪改)

1.下列各項中,其*質不屬於原文所論“事功”的一項是(3分) A.燭之武在鄭國面臨晉國和秦國聯合進攻的緊張形勢下,不顧危險,勇於擔當,夜闖敵營説服秦伯退兵。 B.西漢名將衞青率領漢*七擊匈奴,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穩定做出重大貢獻。 C.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卻被流放到北海無人之地,牧羊十九年,受盡苦難,忠貞不屈,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 D.抗倭名將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的生命財產安全。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儒家的事功倫理具有強烈的現實品*,能夠成就經邦濟世的卓越事功是儒者所追求的最高價值目標。 B.孔子在強調德*修養的同時並未忽視事功的重要*,他無論在思想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都未排斥事功。 C.漢代將德*修養作為實現事功的起點與基礎,直接導致德*與事功之間的平衡在某種程度上被打破了。 D.儒家事功倫理在演進過程始終與德*倫理交織在一起,二者雖有分歧,但並沒有脱離儒學一體的範圍。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認為國家統治者和普通百姓都可以追求事功,前者應當依照“義”的原則治理好國家,後者也可以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時積極追求物質利益。 B.孔子在品評人物的時候比較重視事功。管仲的為人處世與儒家價值標準存在許多相悖之處,但他輔佐齊桓公建立了卓越事功,因而備受孔子稱讚。 C.以顏淵、曾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繼承了儒家德*倫理傳統,後世儒家強化了這一傾向,將修身養*作為儒者的第一要務,越來越走向心*修養的內聖方面。 D.以子貢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繼承了儒家事功倫理傳統,堅持強調經驗和實際知識的重要*,後世儒家則以此為基礎,開闢了由內聖成德到外王事功的途徑。

【回答】

1 ~ 3. 此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將選項分別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事功”是指建功立業,經邦濟世。C項屬於德*倫理,不屬於事功。故選C。 本題考查歸納和篩選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幹,明確對象及要求,然後瀏覽選項,之後到文中找到選項所在的位置,並將選項與其進行比較,這類題目編題者會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別要關注句中限制*的副詞,經比較即可得知:C項“直接導致”有誤,打破平衡的是後世儒者。故選C。 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此題,可從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段,然後根據文段中作者的觀點,仔細辨識選項與原文作者觀點的細微差別,做出判斷取捨。D項“後世儒家則以此為基礎”有誤,基礎應為德*修養。故選D。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hk/exercises/oyyp16.html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