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書籍語錄

> 《空谷幽蘭》經典語錄

《空谷幽蘭》經典語錄

《空谷幽蘭》經典語錄

空谷幽蘭,常用來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歷史上,隱士這個獨特的羣體中就匯聚了許多這樣的高潔之士,而今這些人是否還存在於*廣袤的國土之上?這是一直在困擾着比爾·波特的問題。因此,他於20世紀80年代末,親自來到*尋找隱士文化的傳統與歷史蹤跡,探訪了散居於各地的隱修者,藉此表達他對*傳統文化的高度讚歎和無限嚮往,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文化復興之旅”。

書中穿*了數十幅風景優美的攝影作品,這都是作者的好友、美國著名攝影家史蒂*·R.約翰遜冒着生命危險拍攝的。


經典語錄

縱有紅顏 百生千劫難消君心 萬古情愁青峯之巔 山外之山晚霞寂照 星夜無眠如幻大千 驚鴻一瞥一曲終了 悲欣交集夕陽之間 天外之天梅花清幽 *春寒紅塵中 你的無上清涼寂靜光明 默默照耀世界行如風 如君一騎絕塵空谷絕響 至今誰在傾聽一念淨心 花開遍世界每臨絕境 峯迴路又轉但憑淨信 自在出乾坤恰似如夢初醒 歸途在眼前行盡天涯 靜默山水間傾聽晚風 拂柳笛聲殘踏破芒鞋 煙雨任平生慧行堅勇 究暢恆無極

對於城市中的人來説,置身滾滾紅塵浪滔天,每天面對無數慾望顛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堅韌,遵循品德和良知,潔淨恩慈,並以此化成心裏一朵清香簡單的蘭花,即使不置身於幽深僻靜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淨天地。

而有趣的是,只有當我們獨處時,我們才會更清楚地意識到,我們與萬物同在。

在整個*歷史上,一直就有人願意在山裏度過他們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墾荒,説話不多,留下來的文字更少—也許只有幾首詩、一兩個仙方什麼的。他們與時代脱節,卻並不與季節脱節;他們棄平原之塵埃而取高山之煙霞;他們歷史悠久,而又默默無聞—他們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社會中最受尊敬的人。

如果人靜,那麼他們在哪裏都能靜下來;如果人不靜,那麼他們就是在這裏也靜不下來。什麼事情都取決於你自己。生命是短暫的,就像一道閃電,或者一個夢。八十年如雲掠過。我們出生了,然後又死掉。但是在我們得到人身以前,我們還有另外一幅面孔——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用眼睛看不到它,只能用智慧去了解它。經中説“離相即佛”。我們都有佛*,我們都註定要成佛。但是成佛不是一兩天就能辦到的事情。你必須修行,然後才能覺悟到你的真*、你本來的面目。

一個外國人在追尋隱士的路上,尋找到了這些空谷幽蘭的所在,他比我們更瞭解道與佛的區別和相同。喧鬧的世界裏,什麼是值得追尋的,什麼是值得放棄的?幽蘭與俗人之間的取捨相差萬里。所以,他們才是幽蘭,所以他們綻放並不在意觀看。

棄平原之塵埃,取高山之煙霞。

你不能只修行一種法。那是一個錯誤。法不是片面的。你必須修禪。如果你不修,你永遠也不能突破妄想。你還要持戒。如果你不持,你的生活就會一團糟。你還要修淨土。如果你不修,你永遠也不可能從佛哪裏得到任何加持。你必須修所有的法。 這就像生火。你不但需要火種,還需要木柴和空氣。少了一樣,你就沒辦法生火。開悟也是一樣。它是一個體系。所有的法門都是相互聯繫的。

他的修行方法是持名唸佛,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光佛”、 “無量壽佛”。爬過那麼多座山,遇到過那麼多隱士之後,我們終於慢慢地明白了“無量”的含義。

在淨土宗的修行裏,我們只是唸佛號,再也沒有什麼了。我們用心去念。我們不出聲念,可是聲音卻完全是清晰的。當我們聽到那個聲音的時候,就再開始念。如此周而往復。念沒有停止,心也沒有動。聲音升起來,我們聽着這個聲音,但是我們的心沒有動。我們的心不動,妄想就消失了。一旦妄想沒有了,就是一心在念,結果與禪是一樣的。禪意味着無分別。

一念淨心 花開遍世界每臨絕境 峯迴路又轉但憑淨信 自在出乾坤恰似如夢初醒 歸途在眼前行盡天涯 靜默山水間

我總是被孤獨吸引。當我還是個小男孩時,我就很喜歡獨處。那並不是因為我不喜歡跟其他人在一起,而是因為我發現獨處有如此多的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mo/book/pej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