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小紅和小明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次數F1/NL1/cmF2/NL2/cm111025221012...

小紅和小明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次數F1/NL1/cmF2/NL2/cm111025221012...

問題詳情:

小紅和小明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

次數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1)若實驗前槓桿如圖*所示,可將槓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實驗過程中,調節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槓桿兩端掛加鉤碼,並移動鉤碼,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測出力臂。多次實驗並把資料記錄在表格中。多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

(4)小明根據以上資料得出槓桿平衡條件是________。

(5)槓桿調節平衡後,小紅在槓桿上的A點處掛4個鉤碼,如圖乙所示,為使槓桿重新平衡,應在B點掛________個鉤碼。

(6)如圖*所示,用*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簧測力計在原位置逐漸向右傾斜時,使槓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簧測力計的示數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小紅和小明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次數F1/NL1/cmF2/NL2/cm111025221012...

【回答】

(1)右;(2)便於測量力臂的大小,同時消除槓桿自重的影響;(3)使結論具有普遍*(或尋找普遍的規律);(4)F1L1=F2L2(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5)6;(6)變大。

【解析】(1)圖*所示槓桿左端低右端高,要將槓桿調平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右邊調節;(2)在實驗過程中,調節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於測量力臂的大小,同時消除槓桿自重的影響;(3)多次實驗的目的是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4)由表中資料有:1N×10cm=2N×5cm;2N×10cm=1N×20cm;2N×15cm=3N×10cm;根據表格實驗資料得出槓桿平衡條件是:F1L1=F2L2;(5)設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槓桿上一小格的長度為L,A點掛4個鉤碼,A點到O點的距離為3L,B點到O點的距離為2L,設B點需要n個鉤碼,根據槓桿平衡的平衡條件:4G×3L=nG×2L,解得n=6,為使槓桿重新平衡,應在B點掛6個鉤碼;(6)*簧測力計在原位置逐漸向右傾斜時,力臂變小,要使槓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由槓桿的平衡條件,則拉力變大,即*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

知識點:槓桿

題型:實驗,探究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tw/exercises/3q5l34.html

相關內容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