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二、非選擇題41.(20分)人類社會的文明與發展都是以不斷學習、交流與創新為動力的。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古代中...

二、非選擇題41.(20分)人類社會的文明與發展都是以不斷學習、交流與創新為動力的。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古代中...

問題詳情:

二、非選擇題

41.(20分)人類社會的文明與發展都是以不斷學習、交流與創新為動力的。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古代*長期佔據強勢地位,曾以“中學西傳”著稱於世;但*在近代前夜卻裹步不前,造成被動挨打的局面,於是*人開始學習西方,出現了“西學東漸”的趨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古代四大發明傳入歐洲的大概時間

二、非選擇題41.(20分)人類社會的文明與發展都是以不斷學習、交流與創新為動力的。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古代中...

材料二  明末清初,以西方傳教士為媒介,東西方之間進行了具有深遠意義的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穌會士的來華傳教,是以西方資本主義的殖民擴張為背景的。……來華較早並影響較大的是義大利人利瑪竇、德意志人湯若望、比利時人南懷仁……耶穌會士在傳教的同時,除了向*朝廷和士大夫進獻一些新奇工藝品外,也介紹了某些科學知識。利瑪竇帶來的《萬國輿圖》,第一次向*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三  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先進*人開始了“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的漫長曆程,*人對西方事物的態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漸接受西學甚至要求“全盤西化"。

一般來說,“五四”以前*知識分子的“格義”方式(“格義”就是用比較和類比的方法來解釋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學概念)主要是運用*傳統文化的觀點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傳統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代文化;“五四”以後,人們的主要傾向則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觀點評析、批判*傳統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釋*傳統文化。             ——歐陽哲生《嚴復評傳》

(1)    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的“四大發明”對歐洲社會發展的歷史作用(2分)。

(2)     

(3)    材料二概括了明末清初東西方交流的一些表現。請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背景(4分)。

(4)     

(3)材料三認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後*社會分別出現了怎樣的文化傾向。各舉一例加以說明(8分)。

(4)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近代(1840-1919年)先進*人“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

的主要特點(6分)。

【回答】

【*】(1)*的四大發明對歐洲社會轉型有促進作用。(或促進歐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2分)

(2) 背景:歐洲資本主義產生;新航路開闢和殖民擴張;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封建社會的逐步衰弱。(任意2點得4分)

(3)“五四”以前,站在舊文化的立場上批評或讚賞西方新文化,如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思想;康有為以“託古改制”的方式宣傳其變法*理論。“五四”以後,用西方新文化批評或讚賞舊文化,如新文化運動全盤否定*的傳統文化。(8分)

(4)特點: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盤西化;經歷了從器物學習到制度學習到思想文化學習的歷程,有明顯階段*;與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緊密相連;學習的範圍和參與的階層眾多,具有廣泛*。(6分)

知識點:*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題型:綜合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tw/exercises/8on7ge.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