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題。*巳除夕偶成[清]黃景仁①          ...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題。*巳除夕偶成[清]黃景仁①          ...

問題詳情: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題。*巳除夕偶成[清]黃景仁①          ...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題。

*巳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①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思潛從物外②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早行

[宋]陳與義

露侵駝褐③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注】①黃景仁(1749~1783):清乾隆年間詩人,科舉屢挫,一生未仕,目睹“盛世”表象下的種種社會瘡痍。②物外:世俗人情之外。③駝褐:用駝毛織成的衣服,露水不易打透。

14.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和鑑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黃詩第一句詩以樂景襯哀情,通過描寫除夕之夜,萬家燈火,笑語喧騰反襯詩人內心漂泊之感、命途之悲。

B.黃詩第二句詩中“憂患”與“千家笑語”的氣氛看似很不協調,但卻有機地聯絡起來,這裡充分表現出了詩人“眾人皆醉吾獨醒”的孤高情*和幽憤多思的*格。

C.黃詩後兩句詩中的“悄立”二字,用外形的靜謐暗示詩人內心的不平靜。“人不識”三字,則主要寫出了詩人由於遠離家鄉所表現出的孤獨。

D.陳詩第一通過詩人的感覺準確地表現出來詩人出行之早;通過詩人感到“曉寒”寫出其出行之久。

E.陳詩中詩人通過視覺、聽覺和嗅覺的交替與綜合,描繪了一幅獨特的“早行”圖。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早行中一系列微妙的神態變化。

15.兩首詩都寫到“星”,這兩處“星”在詩中各自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請簡要說明。(6分)

【回答】

14*C.“人不識”三字,寫出並不是人們不認識詩人,而是感嘆那些歡歌笑語的人們不瞭解他心中的憂患。E.觸覺、視覺和聽覺的交替與綜合,描繪了一幅獨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說是“夜行”)圖。

15【*】黃詩中,除夕孤星襯托了詩人的孤寂。千家笑語之時,詩人悄然憂思,無人理解,只得把一顆明星當作知音來痴痴凝望。陳詩中,滿天明星襯托了環境的黑暗,顯示黎明尚未到來,以此視覺景象點扣題旨,表現詩人出行之早。(共6分,每處分析3分)

*巳除夕偶成(賞析)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詩人思緒紛紛。上句盡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萬戶的歡迎氣氛。“千家笑語”四字緊扣題目“除夕”,描寫了除夕之夜千家萬戶守歲迎春,歡歌笑語的氣氛。人們感覺時間流逝得太快了,以至於不知不覺已到了深夜。詩人此時思緒連綿,獨生憂患。“憂患”與“千家笑語”的氣氛很不協調,而在這裡卻有機地聯絡起來,在封建社會裡,由於貧富懸殊,除夕之夜,幾家歡樂幾家愁。詩人與家人團聚,本可以過愉快的除夕,但詩人卻憂慮重重,這充分表現了詩人“眾人皆醉吾獨醒”的孤高情*和幽憤多思的*格。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這兩句寫詩人心中憂悶而產生的獨特行為。上句的“悄立”二字,寫詩人一人靜悄悄地站在市橋上,用外形的靜謐暗示內心的不平靜。“人不識”三字,寫出並不是人們不認識詩人,而是感嘆那些歡歌笑語的人們不瞭解他心中的憂患。因而詩人感到更加孤獨。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詩人心中的憂患無法排解,便*一人到市橋上,長久佇立,凝視天上的一顆亮星。周圍的一切彷彿都不存在,似乎已經超然物外,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看多時”含蓄地回答了詩人“憂患”的內容。詩人感到星移斗轉,歲月如橋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聯想自己,少負盛名,卻懷才不遇,即將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窮途潦倒,貧病交加,憤激悲傷之情,一齊湧上心頭。

詩人沒有正面著墨去寫憂思,而只是描寫詩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團聚、笑語聲聲的時刻悄立市橋上的特殊行為,從氣氛的渲染和詩人默然無聲凝視長空的形象給人一種感染。這樣寫,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詩人的憂愁鬱悶的’心情表達得更為深沉,更加強烈,也更有藝術表現力。

早行(賞析)

第一句,不說“雞唱”,不說“晨起”,不說“開門”,不說“整車”或“動徵鐸”,而說主人公已在旅途行進。“行”得特別“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類的語言說出,又不是用“流螢”、“棲禽”、“漁燈”、“戍火”、“殘月”之類來烘托,而是通過詩人的感覺準確地表現出來。“駝褐”,露水不易溼透;詩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見。而“露侵駝褐”,以至於感到“曉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第二句,詩人不寫“月”而寫“星斗”。“星斗闌干分外明”,這是頗有特徵*的景象。“闌干”,縱橫貌。古人往往用“闌干”形容星斗,如“月沒參橫,北斗闌干”之類。月明則星稀,“星斗闌干”,而且“分外明”,說明這是*歷月終(即所謂“晦日”)的夜晚。此其一。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無風的情況下才有的。晴朗無風而沒有月,“星斗”自然就“闌干”、就“明”,寫景頗為確切、細緻。此其二。更重要的還在於寫“明”是為了寫“暗”。黎明之前,由於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襯得“分外”明。

第三句“寂寞小橋和夢過”,可以說“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策”。以夢與“寂寞小橋”結合,意象豐滿,令人玩索不盡。趕路而作夢,一般不可能是“徒步”。獨自騎馬,一般也不敢放心地作夢。明乎此,則“寂寞小橋”竟敢“和夢過”,其人在馬上,而且有人為他牽馬,不言可知。

第一句不訴諸視覺,寫早行之景;卻訴諸感覺,寫寒意襲人,這是耐人尋味的。聯絡第三句,這“味”也不難尋。過“小橋”還在做夢,說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覺未睡醒,一上馬就迷糊過去了。及至感到有點兒“寒”,才聳聳肩,醒了過來,原來身上溼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駝褐”。睜眼一看,“星斗闌干分外明”,離天亮還遠。於是又合上惺忪睡眼,進入夢鄉。既進入夢鄉,竟知道在過橋,那是因為他騎著馬。馬蹄踏在橋板上發出的響聲驚動了他,意識到在過橋,於是略開睡跟,看見橋是個“小”橋,橋外是“稻”田,又朦朦朧朧,進入半睡眠狀態。

第一句寫感覺,第二句寫視覺;三四兩句,則視覺、觸覺、聽覺並寫。先聽見蹄聲響亮,才略開睡眼;“小”橋和“稻”田,當然是看見的。而“稻田深處草蟲鳴”,則是“和夢”過“小橋”時聽見的。正像從響亮的馬蹄聲意識到過“橋”一樣,“草蟲”的鳴聲不在橋邊、而在“稻田深處”,也是從聽覺判斷出來的。詩人在這裡也用了反襯手法。“寂寞小橋和夢過”,靜中有動;“稻田深處草蟲鳴”,寂中有聲。四野無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夢”過橋,這靜中之動更反襯出深夜的沉靜,只有夢魂伴隨著自己孤零零地過橋,才會感到“寂寞”。“寂寞”所包含的一層意思,就是因身外“無人”而引起的孤獨感。而“無人”,在這裡又表現天*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層意思,就是因四周“無聲”而引起的寂寥感。而“無聲”,在這裡也表現天*尚“早”,比齊己《*行曉發》所寫的“鳥亂村林迥,人喧水柵橫”要“早”得多。

這首詩的最突出的藝術特*,就表現在詩人通過觸覺、視覺和聽覺的交替與綜合,描繪了一幅獨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說是“夜行”)圖。讀者通過“通感”與想象,主人公在馬上搖晃,時醒時睡,時而睜眼看地,時而仰首看天,以及涼露溼衣、蟲聲入夢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態變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動或靜的一切景物特徵,也一一展現眼前。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tw/exercises/w5j65o.html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