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30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反的是...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30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反的是...

问题详情: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30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反的是...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30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反的是,由于经济迅速回暖,2011年春节过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重现“用工荒”。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下图为*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4分)

(2)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的部分产业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8分)

(3)长*三角洲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8分)

【回答】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首先在珠*三角洲地区,然后向长*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转移,最后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2)题,有利影响可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就业等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可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方面分析。第(3)题,城市等级组合合理,加强合作分工,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上升与环境的恶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或答:大致形成*产业向我国沿海经济圈转移,沿海经济圈向中西部转移的局面)

(2)促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形成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加强彼此的分工合作,拓展发展空间,避免恶*竞争和重复投资,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益,合理配置各城市功能;区域内不同地区间优势互补,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3gzlz9.html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