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过河周涛这时我才发现,我骑了一匹极其愚蠢的马。一路走了二十多公里,它都极轻快而平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过河周涛这时我才发现,我骑了一匹极其愚蠢的马。一路走了二十多公里,它都极轻快而平稳,...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过河周涛这时我才发现,我骑了一匹极其愚蠢的马。一路走了二十多公里,它都极轻快而平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过河

周涛

这时我才发现,我骑了一匹极其愚蠢的马。一路走了二十多公里,它都极轻快而平稳,眼看着在河对岸的酒厂就要到了,它却在河边突然显示出劣根*:不敢过河。

它是那样怕水。尽管这河水并不深,顶多淹到它的腿根;在冬日的阳光下,河水清澈平缓地流着,波光柔和闪动,而宽度顶多不过十几米,但是它却怕得要死。这匹蠢马,这个貌似矫健的懦夫!它的眼睛惊恐地张大,前腿劈直胸颈往后仰,仿佛面前横陈的不是一条可爱的小河,而是一道死亡的界限或无底的深渊!

我怀疑这匹青灰*的马儿对水一定患有某种神经*恐惧症。也许在它来到世间的为期不算很长的岁月里,有过遭受洪水袭击的可怕记忆,因而这愚蠢的畜牲总结了一条不成功的经验。像一个固执于己见的被捕的间谍似的。任凭你踢磕鞭打,它就是不使自己的供词跨过头脑中那个界限。

我想了很多办法——用皮帽子蒙住马的眼睛,先在草地上奔驰,然后暗转方向直奔河水,打算使其不备而奋然驰过。结果它却在河沿上猛地顿住,我反而险些从马头上翻下去。不远处恰有一个独木桥,我便把缰绳放长,自己先过对岸,用力从对岸那边拽,它依然劈腿扬颈,一用力,我又差点儿被它拽下水。

面对如此一匹怪马,我只好长叹:吾计穷矣!但今天又必须过河,我必须去酒厂;倘要绕道,大约需再走二十公里。无奈之下,只得朝离得最近的一座毡房走去,商量先把马留在这里,我步行去办完事再来取。

一掀开毡帐我就暗暗叫苦,里面只有一位哈萨克族老太太,卧在床上,似有重病。她抬起眼皮,目光像风沙天的昏黄落日,没有神采;而那身躯枯瘦衰老,连自己站起来也很困难似的。看样子,她至少有八十岁;垂暮之年,枯坐僵卧,谁知哪一刻便灵魂离开躯壳呢?可是既然进了门,总不好扭头便走,我只好打着手势告诉她我的困难和请求,虽然我自己也觉得等于白说。

她听懂了--其实是看懂了。摆摆手,让我把她从床上挽起来,又让我扶她到外边去,到了河边上,她又示意,让我把她扶上马鞍。我以为老太太的神经是不是也不对劲儿了,她连路都走不稳,瘦弱得连躺着都叫人看着累,竟然“狂妄”地要替我骑马过河,这不是拿我开玩笑吗?我这样年轻力壮的汉子滑费尽心机气喘吁吁而不能,她能让这匹患有神经*恐水症的马跨进河水?我无论怎样钦佩哈萨克人的马上功夫,也不能相信她眼前这种可笑的打算。

可是当我刚把她扶上马背,我就全信了。她那瘦小的身躯刚刚落鞍,那马的脊背竟猛然往下一沉,仿佛骑上来一个百十公斤重的壮汉,原来的那种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顽劣劲儿全不见了,它立得威武挺直,目光集中,它完全懂得骑在背上的是什么样的人,就如士兵遇上强有力的统帅那样。这马不愚蠢,倒是灵*大得过分了。它当然还是不想过河,使劲想扭回头,可是有一双强有力的手控住了它,它欲转不能,它四蹄朝后挪蹭的劲儿突然被火烧似地转化为前进的力,踏踏地跃进河中,水花劈开,在它胸前分别朝两边溅*,铁蹄踏过河底的卵石发出沉重有力的声响,它勇猛地一用力,最后一步竟跃上河岸,湿漉漉地站定。

我把老太太扶下马,又把她从独木桥上扶回对岸。然后在她的视线里牵马挥手告别(我不敢当她的面上马)。她很弱,在河对岸吃力地站着,久久目送我。

此事发生在一九七二年冬天的巩乃斯草原,而天山,正在老人的身后矗立,闪闪发着光。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冬日的阳光下,河水清澈平缓地流着,波光柔和闪动”融情于景,既写出了巩乃斯草原河水的柔美,又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热爱。

B. 作品成功地刻画了哈萨克族老太太:她枯瘦衰老,连路都走不稳,却“狂妄”地替我骑马过河,形象鲜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C. 作者对马的态度始终如一:既喜欢钦佩,又厌恶憎恨,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情感却一直奇怪而真实地在作者的心头强烈呈现。

D. 小说精于情节安排,注重悬念的设置,过河过程跌宕起伏,尽显波澜,富有戏剧*,结局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意味无穷。

8.小说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表现马的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请你选择其中两种,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9.小说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回答】

7.C

8.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年轻力壮的“我”,想尽办法都无法使马过河,年迈体衰老太太稍加努力却成功地让马勇敢有力地渡河上岸,通过对比,纠正了作者对此马的看法:它并非“愚蠢”,而是富有灵*。

②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小说先充分表现了马在浅近清澈平缓的小河面前是那么的恐惧和“愚蠢”顽固,而最后,在年迈体衰的老太太——真正的骑马人的驾驭下,它瞬间神情四溢,勇猛地踏入河水到了河对岸,这样完整地塑造了马的形象。

③采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刻画的手法,如“它的眼睛惊恐地张大,前腿劈直,胸颈往后仰”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马在在浅近清澈平缓的小河面前的恐惧和胆怯。

④采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我”想了很多办法让马过河而不得,反使自己狼狈不堪,使得读者忍俊不禁,同时,固执而又聪明的马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9.①这一段补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与哈萨克族老太太生活的自然环境,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典型环境的作用)

②点明主旨,解破悬念:年迈体衰的哈萨克族老太太是草原人,一生都在马背上,深谙马的脾*,故能轻松自如地驾驭那匹马。(结构上的作用)

③深化主题:不仅是人和马,人和大自然以及万物只有相互了解,息息相通,方能*相处。(主题上的作用)。

【解析】

7.试题分析:C. 作者对马的态度始终如一:既喜欢钦佩,又厌恶憎恨,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情感却一直奇怪而真实地在作者的心头强烈呈现。根据文意的理解作者对马有同情怜悯的态度。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的手法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分析手法的作用,本题可以作答为,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年轻力壮的“我”,想尽办法都无法使马过河,年迈体衰老太太稍加努力却成功地让马勇敢有力地渡河上岸,通过对比,纠正了作者对此马的看法:它并非“愚蠢”,而是富有灵*。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小说先充分表现了马在浅近清澈平缓的小河面前是那么的恐惧和“愚蠢”顽固,而最后,在年迈体衰的老太太——真正的骑马人的驾驭下,它瞬间神情四溢,勇猛地踏入河水到了河对岸,这样完整地塑造了马的形象。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最后一段的作用分析类试题,考生注意从以下角度分析作用,典型环境的作用:这一段补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与哈萨克族老太太生活的自然环境,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结构上的作用:点明主旨,解破悬念:年迈体衰的哈萨克族老太太是草原人,一生都在马背上,深谙马的脾*,故能轻松自如地驾驭那匹马。主题上的作用:深化主题:不仅是人和马,人和大自然以及万物只有相互了解,息息相通,方能*相处。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3q00ol.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