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带着村庄上路卢年初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带着村庄上路卢年初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带着村庄上路卢年初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带着村庄上路

卢年初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原来拥有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中,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鲊辣椒。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但我却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我常见到来看我的老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在城里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上了大桌子。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借助土菜馆,我发了一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聚会,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当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在拷问中,村庄才真实地的凸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回去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其实正是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因为过去我们带走的太多。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最大的一个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我去上路。(本文有删节)

7.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篇用诗的语言、按时间顺序、以村庄的贫富变化为线索写成的优美散文。

B.文章开头,“我”一心想离开村庄,但全文却抒发了他对村庄永远无法舍弃的深情厚意。

C.无论是在省城读书,还是在机关工作,“我”都曾为受到家乡话和“老土”做派的困扰而自卑。

D.离开村庄时,“我”的行囊里装着整个村庄,曾想抖掉它却又不能,他觉得家乡永远是个累赘。

E.“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村庄的亲切感情。

8.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 “别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②比较下列两个画线的句子在句式、语意、语气方面的不同。

A.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B.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和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9.概括说明“我”对村庄的感情变化。

10.联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所说“我要带着我上路”的。

【回答】

7.AD

8. ①“别的东西”是指勤劳、淳朴、真诚、善良等美的精神、品德。②A句比B句的优长是:句式匀称工整且相互交叉照应。语意表达充分且得到反复强调。语气舒缓且深沉。

9. 要点:①“我”想离开村庄,抛开村庄,因为离开才有出息;②“我”尽力隐藏村庄,但村庄却像影子一样关照我,不断得到她的恩惠,这使“我”开始懂得我们永远是村庄的骄傲,对村庄心存感激之情;③“我”反省自己,认为自己对村庄应当有所回报。

10. 句中的第二个“我”是指一个全新的“我”,考生对“我带着我上路”可有不同的理解。*示例一:“我”带着“新我”上路。“新我”是对村庄有新的认识的“我”。“我”对村庄怀有深情厚意,不再因为村庄而“羞*”。“我”要带着村庄上路。*示例二:“我”带着“新我”上路。“新我”是指对自己有新认识的“我”。“我”已经和村庄融为一体,一辈子不可能摆脱村庄。村庄的精神将永远与“我”同行。*示例三:“我”带着“新我”上路。“新我”不想再打扰村庄,不再向村庄索取,而想让村庄休息。“新我”要更好地回报村庄,为村庄贡献力量。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散文内容的能力。A项,“以村庄的贫富变化为线索写成的优美散文”理解是不正确的,读后可知,这篇散文并没有写村庄的贫富变化,属于无中生有。D项,“他觉得家乡永远是个累赘”理解错误,不符合文章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选AD。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示】在现代文阅读命题中,尤其是散文阅读题,多项选择题的设置往往有一些陷阱,分析时,一定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从内容、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角度来仔细分析选项是否正确。例如,看似合理的前因后果,实际上是断章取义,只有通读全文,才能看出其破绽。还有的在情节、叙述角度等方面设置一些令考生容易判断失误的题目,解答此类题,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判断。例如,本题选项A就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选项D曲解文意,不符合主旨。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含义和赏析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联系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答。例如,第一题所在语段为倒数第二段,可联系“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结合着作者把整个村庄都带进了城里可得出*;第二题可根据“永远……也永远”句式特点判断出第一句要比第二句对称、工整;在语意上,能起到充分的表达和强调作用;在语气方面,第一句更舒缓和深沉些。因此第一句的表达效果好。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般要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理解句意。还要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对于第二题是条件*的赏析句子,要求从句式、语意、语气等方面分析比较,答题时,要结合着句式是否工整、匀称,语意是否充分,语气是否更舒缓、柔和等方面,结合着具体句子分析作答即可。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梳理内容,概括情感变化的能力。分析时,应根据题干“我”对村庄的感情变化的提示,从文章中找到能表现“我”对村庄的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例如,第一、第二段,“离开村庄”“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第四段,“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可概括为隐藏村庄,感激村庄;第六段,“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在拷问中,村庄才真实地的凸现出来”可概括为自我反思,认为要对村庄有所回报。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梳理散文结构思路:散文各层次所表达的内容总是会按照特定的顺序展开,这种顺序的安排往往会服从于文章整体情感表达的需要,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梳理作者的思路就是按照文章表现的情感脉络梳理文章先写了什么内容,后写了什么内容。答题模式:文章首先写了……,然后……,接着……,最后……。例如本题,就可根据作者对村庄的一些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提炼*的概括作答。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探究语句蕴含的丰富意蕴的探究能力。对于文章结尾一句“我要带着我上路”的理解,可以有所不同,探究时,要抓住第二个“我”,结合着文章中“我”对村庄的重新认识,对村庄的感情与感恩,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来阐述对第二个“我”的蕴含的意蕴的理解,只要能符合散文内容及主旨,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对作品进行个*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开放*的有关句子含意的个*化阅读的探究题,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联系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来探究自己对语句的蕴藏的丰富含意的理解,既然是开放*的探究题,组织*时,只要能符合散文内容及主旨,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这道题,第二个“我”是在作者对自己与村庄的关系及感情有了新的认识之后提出的,因此,根据自己对作者这样做的意图来阐述对第二个“我”的含义的理解即可。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标签: 阅读 上路 村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3ggej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