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材料一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科学最崇高的使命...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材料一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科学最崇高的使命...

问题详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材料一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科学最崇高的使命...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科学最崇高的使命。一个将毕生精力心血都奉献给这一崇高事业的科学家,无疑是饱含情怀的使者。敏行讷言的屠呦呦,却不是一个乐于表达、善于言辞的人。“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这孺慕之思就是她最朴素自然的情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人对诺贝尔奖怀有特殊的情结--因为求而不得而耿耿于怀。屠呦呦获奖的意义非同寻常,她*了*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取得开创*成果的能力,具有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能力。屠呦呦却不认为这是她个人的荣誉,“青蒿素的发现是*传统医*与现代科学的结晶,此次获奖是*社会对*科学家的认可。”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成了“名人”,但她却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对于各种活动她都是能免则免。对待真正的科研任务,她却十分投入。尽管年事已高,但屠呦呦还没有放弃工作,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有效*、青蒿素的抗**、青蒿素的作用机理等等,屠呦呦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对常常自己的学生说,“要让青蒿素物尽其用”,这也是她对自己要求——尽己所能。

“始终服从安排,始终从事青蒿素研究,甚至始终在一个单位工作,没动过地方。”共事多年的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用一连串的“始终”形容屠呦呦的经历。当一些人在抱怨一成不变的工作乏味无趣的时候,屠呦呦却“始终”守着中*研究这个不太热闹的*,并且创造了“奇迹”。

屠呦呦用她的青蒿素人生告诉人们,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

材料二

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 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新华社*1月9日电(记者陈芳、余晓洁)9日,**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书。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医学院*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浙*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三千年医*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工程院院士、*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过去20余年间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屠呦呦对中医*科学的坚守。

B.“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辞。

C.“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屠呦呦始终从事中医*研究并最终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创奇人生。

D.屠呦呦的履历简单,但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成为首个提取到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的“醚中干”的科学家,并以此挽救了全球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8.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作者十分注重形象美和语言美,文章用了形象生动地语言含蓄地使屠呦呦医者仁心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

B.材料二以平实的叙述*语言,就屠呦呦获奖、屠呦呦的生平及其提取的青蒿素被广泛使用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

C.材料二中,作者写到屠呦呦获得的国家科技最高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D.材料二作为一篇消息,采用了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最开始的位置,同时,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对屠呦呦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进行了报道,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

9.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三则材料进行分析。(6分)

【回答】

7.C(A选项,第二则材料虽然也用到了侧面描写(张伯礼院士的评价),但却是为了表现屠呦呦在中医*科学上的贡献,并非表现她的坚守。B选项,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主要在于表现她的爱国情怀。D选项,原文说的是“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这句话首先有一个时间限制,其次ACT疗法只是有效防治措施中的一种,并不能说明全部是青蒿素所起到的作用,更不能说是屠呦呦“用‘醚中干’挽救了全球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8.B(A选项,材料一确实注意到了新闻人物的形象美,所采用的语言也比较优美、舒缓,但“含蓄”一说则在文中找不到较为有力的依据。C选项,“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这句话在文中查无此据。D选项,材料二采用的是“倒金字塔”结构)

9.①屠呦呦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率先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在发现青蒿素上取得关键*突破,在医*科学领域卓有建树。②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被应用到治疗疟疾的ACT疗法中,且这一疗法被广泛使用,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③屠呦呦对科研任务十分投入,尽管年事以高,也没有放弃工作,是青蒿素团队的主要研究人员。④屠呦呦医者仁心,心怀祖国,为人谦逊,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至今仍从事青蒿素的研究工作。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4eqkdw.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