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

问题详情: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13.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那么       B.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有以:有什么办法

C.王何必曰利      必:必然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遗:丢弃

14.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兵刃既接,弃*曳兵而走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5.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何以利吾国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3)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2分)

【回答】

13.C

14.B

15.C

16.(1)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2) 这就跟拿兵器杀人,然后说“杀人的不是我 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3) 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本题采用句子形式考查学生对实词的一词多义的理解。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解释不正确, “必”的意思是“一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其他三个是转折关系,B为修饰关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判断能力。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A、B、D三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C为宾语前置。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教,教化。 申,反复陈述。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义,道理。 颁白,头发花白。颁,同“斑”。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第二句是状语后置句和判断句,在翻译时应体现出来。第三句,交,互相;征利,追逐利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现在,富贵人家的)猪*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人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收成不好’,这跟把人刺死了,却说‘不是我杀的人,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两样呢。

孟子回答说:“王为什么张口就说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假如王说:‘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利呢?’大夫说:‘用什么使我的采地食邑获利呢?’士和平民百姓说:‘用什么使我自己获利呢?’上层下层互相从对方那里谋取财利,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国家有一万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千,或者国家有一千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百,这不能说不多了。但如果以义为后(把义放在后)、以利为先(使利在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没有一个有仁心却遗弃父母的人,没有一个讲道义却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怀有仁义之心的人不会遗弃父母,不会怠慢君王之所急)。王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开口定要说到利?”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5elyom.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