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到家【注】黄遵宪处处风波到日迟,病身憔悴尚能支。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到家【注】黄遵宪处处风波到日迟,病身憔悴尚能支。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

问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到家【注】黄遵宪处处风波到日迟,病身憔悴尚能支。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到 家【注】

黄遵宪

处处风波到日迟,病身憔悴尚能支。

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仍逢剪韭时。

大海走鳗寻有迹,老翁失马卜难知。

援琴欲鼓《拘幽*》,月在中天天四垂。

【注】诗人参加戊戌*失败后,抱病滞留上海,清兵围困住处,后被“放归”。这是诗人1898年底被“放归”到家后的作品。

20.诗歌的第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的内容作具体分析。

【回答】

20.(1)比喻。(2)诗歌的第一句实写诗人乘船离上海南归,途中处处经历风波,其实是暗喻戊戌*中自己受到*风波的冲击

21.(1)“病身憔悴尚能支”憔悴的身躯在种种风波中“尚能支”,暗示在思想上并没有屈服。(2)“多难仍逢剪韭时”,尽管多难,但新事业如同被剪的韭菜一样,一定能发芽,表示诗人的意志没有消沉。(3)“寻有迹”表明诗人不畏惧、不灰心,希望变法能像“老翁失马”那样,将来还有希望。

【解析】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处处风波到日迟,病身憔悴尚能支。” 以诗人乘船离上海南归,途中处处经历风波,暗喻戊戌*中自己受到*风波的冲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1.试题分析:题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的内容作具体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答题关键词“情感”“结合全诗的内容作具体分析”。 题中,抓住关键词句“病身憔悴尚能支” “多难仍逢剪韭时” “寻有迹” “老翁失马”分析情感。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信息,也有一些显*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9e00q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